福鼎新闻网讯(吴小翠)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切实做好春耕生产和解决撂荒地问题,防止耕地“非粮化”,我市通过开展“我在福鼎有亩田”活动,唤醒闲置耕地,扎紧耕地保护“篱笆”,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在福鼎市叠石乡竹阳墨竹家农场,农户们卷起裤腿,扎进农田,抓起一把秧苗,娴熟地抛向空中,只听见脚下阵阵清脆水声,秧苗便有序落入稻田之中,她们正为签订“代耕代种”的认领者进行水田抛秧。在田埂上,一块块刻着名字的木牌引人注意,这些都是已被认领的稻田,有的已披上一层绿色“新装”,有的还正等待着认领者前来播种。

今年该农场向村民流转了一百多亩的撂荒地进行复垦,通过“我在福鼎有亩田”的活动,对外开展认领,认领方式主要有带头耕种、代耕代种、共享收成、专属农田等4种,认领人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其中1种认领方式,并签订认领协议,承担“一亩田”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2500元,合作社提供耕地、育秧、插秧、植保、收割、晒干、加工、包装等服务。
“协议签订完,我们主要负责种植无公害的绿色优质水稻,有白米、红米、紫米,把控好粮食质量,也是对认领者负责。”叠石乡竹阳墨竹家农场负责人陈维腾告诉记者,农场帮助认领者把田间管理好,收成后,将为认领者提供300斤的红米。
据悉,通过前期的摸排,目前全市各乡镇可认领的抛荒地有1900多亩,叠石乡作为试点,其他乡镇也将陆续开展。。“将撂荒地复垦,种上粮食作物,一来可以盘活偏远山区长期无人耕种的田地资源,二来通过认领代种的方式,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市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高级农艺师潘明树说。
拥有大量城市稀缺的优质生态资源是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如今荒地变良田,绿水青山就实现了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下阶段,随着“我在福鼎有亩田”活动持续开展,更多“沉睡”的土地资源被唤醒,撬动更多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为乡村振兴带来无限可能。

《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文学
新华全媒+丨高考温情时刻[组图]
迅速响应!管阳镇抓紧抓实防暴雨工作
传统白茶外形将有图卡标准
磻溪镇全力以赴抓好防御强降雨工作
西昆村来了个“城里人”
创城进行时:桐城街道开展“违停”整治行
福鼎:“银发”专家指导雨季果园管理
雨҈雨҈雨҈雨҈雨҈ ……他们,闻“汛
在山海间奏起壮丽新交响——沿着总书记
“六一”氛围浓 儿童展风貌
福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高清)频道正式开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做新时代文明少年
【网络中国节•中秋】饼花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