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张文奎 王婷婷)立夏后,农事忙。连日来,福鼎的田间地头,不仅能见到农户们忙碌起秧插秧的身影,还能见到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插秧种粮的场景。
“前段时间田里有烂秧现象,通过调查发现,烂秧类型以烂芽和烂种为主,主要是高温引起的。”科技特派员福鼎工作站志愿服务队成员陈伯勇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福鼎市早稻以杂交稻为主,如果烂芽烂种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粮食减产。“虽然早稻最佳播种期已过,但即时抢播、补播,将能减少损失。”志愿服务队成员阙玉林说。
为此,福鼎市下拨一批储备种子,分发给需要补播农户,并派农技专家指导秧田管理,严格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环节。
有了专家“把脉问诊”,鑫鸿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克芳信心更足了。“今年承包了200多亩地种植早稻,有些秧苗烂苗了,及时进行了补播,保证插足基本苗,后期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稳产、高产。”吴克芳说。
科技助力扎牢“粮袋子”。近年来,福鼎市以“稳粮提质增产增效,科技助推农村经济”为重点,持续加大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带动农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好苗才能出好粮。按传统育秧方式,常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烂苗,工厂化育秧则解决了这个问题。福鼎市从育秧开始,充分利用机械化、工厂化等技术手段,保证秧苗质量。在福鼎城门仔机耕专业合作社,育秧机高速运转,经过浸泡的稻种撒播到育秧盘里,完成洒水、覆土等工序后,工作人员将其移至恒温恒湿棚内进行催芽。
该合作社负责人郑友银介绍,与传统人工育秧相比,工厂化育秧省时省力,还能科学控制和调节秧苗生长温度、湿度,确保种子的存活率和出芽率,后期基本不会出现烂秧情况。
“一天可以培育几百公斤稻种,一般三四天便可以发芽。”郑友银说,接下来,实行机械化插秧、防治病虫害、收割与烘干。
粮藏于技,增收在望。2022年,福鼎市双季早稻计划种植面积9500亩,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刷“新”成绩!2021年宁德文艺工作十个亮
宁德:全省首个反诈防骗主题商城成立
福鼎茗洋村:“红村”焕新颜 振兴谱新篇
十四届市政协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市人大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调
福全社区: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
邓昌朝:桑榆未晚霞满天
恒兴村镇银行:爱心捐赠 助力战“疫”
市民乱扔生活垃圾被罚200元
市政府召开2021年度述责述廉会议
福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高清)频道正式开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做新时代文明少年
【网络中国节•中秋】饼花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