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习近平: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这段话出自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着力打造一支胜任科技强国新使命的创新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化、制度化的用人机制。经费方面,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超2000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二;政策方面,科技部等五部门聚焦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发展,在去年启动实施“减负行动3.0”,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项行动,起到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作用。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保障他们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科技工作。
如今,我们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正在建立,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的制度性、基础性框架更加完善。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创新争先,从自主研发的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进入实用,到以种业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一系列基础性、原创性、关键性的技术突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越来越多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冒尖”,譬如,在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航天等“中国名片”的背后,是众多青年科技人才在建设过程中“挑大梁”“当主角”。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流动体制机制,确保人才评价科学、客观、专业,进一步为科研创造“松绑”,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脱颖而出。


一所乡村学校的“回归”实践
这个地方,“吞”垃圾,“吐”电能……
今晚调油价!
听福鼎讲“海的故事”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31)
桐山:小路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宁德各县市教师齐聚茂华共教研
新闽菜(宁德站)创新技能竞赛在福鼎举行
柏洋村创“三盏白茶”平事法 让矛盾愁
十四届市政协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福鼎白茶说》——白茶“走出去”
福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高清)频道正式开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取保期间再酒驾!福鼎法院审结一起危险驾
督促“依法带娃”!福鼎法院发出一份家庭
做新时代文明少年
【网络中国节•中秋】饼花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