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
一个是全国各地共同支援内蒙古建设,一个是内蒙古人民无私帮助其他地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件往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专门讲到了这两段历史佳话。

↑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了解两段历史佳话。
作为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先进经验,长期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总书记一番话语重心长。
“倍加珍惜、继续坚持”八个字,道出了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也是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生动格局。
历史是现实的源头活水。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上的光荣传统,与党的历史紧密相连。
在审议中,总书记结合内蒙古历史上的红色资源,阐发了“四史”学习的重要性,从文化认同的高度,揭示了民族团结的根与魂。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内蒙古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为“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是代表们聚焦的共同课题。
在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的内蒙古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本身就不容易。
现代化建设,同样不能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
对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短板、面临的挑战,总书记了然于胸——“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再次强调“共同富裕”,展现了共产党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初心、信心和决心。
辉煌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新的征程正由各民族携手开启。复兴未来属于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亮相CCTV!主题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在
@2021届高校毕业生:春招的事儿是时候安
美出圈!福鼎的油菜花都开了,最新视频带你
鼎盛钢铁项目进入调试阶段,预计5月份投
信息量很大!钟南山最新判断来了
春茶即将开秤 点头茶花交易市场准备好
店下 点头: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
点头倪家山:昔日垃圾场 今日观光园
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进校园
福鼎:文化广场惠民生 提升市民获得感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孩子笔下的经典故事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