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乡镇快递 > 磻溪
投稿

磻溪:“五村五联”聚合力 抱团发展促振兴

2025-09-05 17:18:22 来源:福鼎周刊 作者:苏晶晶 王婷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今年暑期,磻溪镇各个村落很是热闹:在田野、茶山与溪流间,一批批研学团队慕名而至,开启一场场触摸自然、感悟乡村的实践之旅。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从2022年开始,我们依托‘大赤溪’片区党建联建,打造研学示范线。以赤溪村为核心,整合周边村的不同特色资源,串点连线,全面撬动片区研学产业发展。”磻溪镇人大主席、“大赤溪”片区党建联建负责人曹胜弟介绍,截至目前,片区共承接研学团队约14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突破84万人次,推动村民增收350多万元。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磻溪镇研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赤溪”片区党建联建的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据悉,“大赤溪”片区党建联建以赤溪村为“中心村”,联动杜家、蒋阳、吴阳、大洋4个周边村落,形成覆盖约8000名常住人口、7个基层党支部、201名党员的发展共同体。有了“红色引擎”,片区充分挖掘辖区内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营、人才联育、治理联抓、文化联兴等方式,实现资源互通、业态互补、效益叠加。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俯瞰“大赤溪”整片区域,1.2万亩生态茶园层层叠叠,如碧色绸缎般铺满群山沟壑,与山间的鸟鸣、溪流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茶山最动听的“丰收序曲”。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为将茶山“绿意”转化为增收“红利”,片区成立白茶产业联盟,并借助“幸福赤溪”“赤溪之光”IP品牌效应,在联建中心村赤溪村设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深化白茶产业“一产接二连三”,推动白茶产业从种植向加工、销售延伸,2024年实现白茶收入8283万元,占片区产业收入40%。同时,依托优异的生态禀赋,赤溪村投资300万元实施食用菌种植项目,4个联建村每村投资30万元,预计带动4个联建村每村年增收3万元;蒋阳携手吴阳、大洋、杜家等3个联建村共同筹资43万元,建成26个陆基圆形养殖池,每年可为村财带来4.3万元保底收入;赤溪村则结合畲族音乐、绘画、手工艺等业态,打造“哈哥”“哈妹”畲族人物IP以及一系列衍生产品,形成“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聚焦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需求,片区安排弱村后备人才到强村跟班学习,以老带新传授“治村经”,提升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并组织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片区乡土人才联合服务队等深入田间地头、廊桥院落开展跨村服务,深入挖掘熟悉村情、专业技能成熟的退役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10余人,纳入人才信息库并进行动态管理,盘活乡土人才“存量”,凝聚发展共识。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磻溪镇进一步创新推行“日巡日报”“共商共治”等工作机制,常态化收集基础设施维护、环境整治、产业配套等民生问题,将群众呼声嵌入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做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当前,磻溪镇“五村五联”的抱团发展机制正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释放民生红利:全长10.3公里的吴赤路改造提升项目,串联吴阳、赤溪、杜家等村,实现村域道路畅通;围绕“就学远”“就医难”问题,新建实验小学赤溪校区和磻溪卫生院赤溪分院,推动联建村群众到赤溪村就学就医,共享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打造“创客交流室”“青少年科学活动室”“畲歌传习所”等片区文化阵地,建立“片区文化服务圈”,缩小片区各村文化服务差距,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myb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文章来源:福鼎周刊 责任编辑:曾云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福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福鼎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技术服务:0593-7998976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福鼎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