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朱乃章)当前,虽遗存在福鼎境内农村的古代旗杆石不少,但大多都不成套或残缺。然而,笔者日前在点头镇后梁村上洋自然村姓梁的一户人家老厝前看到,遗存一对清代旗杆石,此石墩虽历经百余年,但保存完整,字迹清晰,为当地佐证梁氏先民家世显赫的一件完整实物。

11月23日,笔者在点头镇后梁村上洋自然村姓梁的一户人家老厝前看到,老厝前的一块菜园地里,一对旗杆石被村民搭建的丝瓜藤架所遮盖。走进菜园地的藤架下方可见到实物真容,只见两个旗杆石相距约十余米,为一对两颊,通高约150厘米,宽约60厘米,厚度约30多厘米,旗杆石中间部分别凿有二对穿孔,旗杆石上刻有立石者的姓名、年代、功名等具体情况。左侧一个旗杆石上竖刻着“清咸丰丙辰年科”七个楷字,右侧一个旗杆石上竖刻着“贡元梁学辉立”六个楷字。

据后梁村《梁氏族谱》记载,梁学辉原名丕橘,字德柚,号光斋,十八于咸丰丙辰年由太学例捐贡贝。据了解,例贡就是按例捐纳的贡生,指秀才通过捐纳钱粟取得贡生身份,据此推断梁学辉可能于弱冠之年其本人或家族农耕或经商致富,并通过捐纳钱粟途径获得“贡生”,后家人耗资建了两个旗杆石夹立于自家厝前,旗杆石夹上面插有旗杆,挂横幅以示祝贺,也充分印证了当时梁氏先民的繁盛和他们经商取得成功,并在当时就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农商家族。
据了解,旗杆石也叫夹杆石,是古代固定旗杆的基座,两石之间留设的间隙是插立、固定旗杆用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清代,凡举人、贡生、监生等有功名者亦可竖立旗杆石,旗杆石相当于今天的荣誉证书之类,以石头为材料,立在宗祠或祖厝门前,光宗耀祖,彰显身份,昭示世人,并激励青年学子努力用功的。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说明这个地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舞起来——福建文艺志愿者艺术团舞蹈分
“福鼎白茶杯”足球冠军赛落幕
全闽乐购·第六届中国鲈鱼文化节来了,一
小山村遗存清代旗杆石,至今保存完整!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怎么做?七张海报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更
“点名员”的肖像画
福建:实施进口海鲜食品100%核酸抽样检测
每月补助2000元!宁德市第三批引进基础教
【短视频】--嵛山岛日出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孩子笔下的经典故事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