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关乎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4年以来,宁德市委网信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市网络安全态势持续向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德篇章筑牢坚实数字屏障。 宁德市互联网企业平台座谈会 筑牢制度根基 构建权责明晰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始终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 完善运行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宁德市委网信委统筹协调作用,在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人才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强系统谋划和协同联动。实现县级网信中心全覆盖并配强专业力量,推动出台《宁德市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效运转。 优化机制提升效能。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优化“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闭环流程,确保风险早发现、快处置。创新构建网上宣传引导协同机制,深化“三个三”工作法,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共治新格局。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强化攻防能力 打造技术引领的多元协同防护格局 始终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防护与治理并举,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始终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防护与治理并举,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筑牢技术防护底线。对宁德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系统实施全天候、智能化监测防护,有效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闽盾”“宁安”跨区域跨部门实战攻防演练,覆盖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模拟应对高级威胁攻击,发现并修复一大批系统漏洞,全市已连续七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网络安全事件,攻防演练相关做法连续三年被省委网信办授予优秀组织奖。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深化网络安全“七进”活动,打造“进渔排、进海岛、进畲村”特色宣教,创新做法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站上刊发,并获新华社、中新网等央媒推广。融合布袋戏、平话说书等非遗元素开展活动700余场,让网络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精心培育“微漫普法”IP,推出“宁小信”“小福小安”特色形象,创作《网络冲浪不能如此“浪”》等系列通俗易懂的普法作品25件,阅读量超20万次。联动“闽东之光”新媒体联盟,推出《网红“小四爷”落网:虚拟光环难抵法律利剑》等“闽言宁说”短视频55期,用鲜活案例讲好网络安全故事,提升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微漫普法作品《网络冲浪不能如此“浪”》 深化惠民应用 建立数字赋能的网络安全共治生态 始终坚持用网络安全技术守护群众利益,让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民生保障的基石。 数字赋能便民利企。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推动近百个事项“数据最多采一次”、多个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数十类证照“免申即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出台支持政策,建设“全家福安”电机电器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福安电机产业集群升级,宁德时代5G智慧工厂入选全球标杆案例。服务特色农业,建设白茶、太子参溯源、食用菌大脑、大黄鱼等全产业链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产教融合培育人才。深化校地企合作,共建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组建高校网络安全应急队伍,开展实践教学、名师讲座等培训覆盖2400余人次。推动校企协同育人,邀请企业专家驻点指导,提供实习岗位,培养实战型网安人才。建立技术支撑单位协作机制,联合开展监测预警、应急演练和事件处置,实现人才共育、技术共研、安全共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