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日益流行 有“追星”爱好的未成年群体不在少数 有诈骗分子就瞄准了未成年人群体 布下“网络追星”的骗局 来看这起真实案例 4月13日,福鼎一学生被网友拉入某明星QQ粉丝群,入群不久,群管理员称该群群主因涉嫌诈骗被捕,群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诈骗的嫌疑,要添加“律师”QQ配合调查。该学生添加后,这位“律师”以“验证是否与那个Q0群主有交易往来”为由,多次诱导该学生使用母亲手机扫描其提供的收款码进行转账操作,直到学生家长发现异常,随即报警处理,被骗6175元。 这类诈骗 通常有以下套路 ●通过广撒网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带有某“明星”QQ号、某“明星群”QQ号的信息,锁定追星未成年人群体后,通过冒充“明星”“律师”等特定身份,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 ●诱骗未成年人获取家长手机:当未成年人进入“明星群”后或添加“明星”QQ号后,不法分子以怀疑学生泄露明星QQ号等为由,要求未成年人配合“调查”,威胁、恐吓未成年人获取家长手机进行操作。 ●恐吓、威胁、诱骗未成年人转账:当未成年人获取家长手机后,不法分子与未成年人进行视频通话,诱骗未成年人通过手机操作,从家长银行卡中将钱转出。 此外,除了网络追星骗局外 未成年人群体还易受 以下类型的诈骗 1、冒充亲友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会通过电话或社交媒体发送信息,声称自己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转账或支付费用。为了增加可信度,诈骗分子可能会使用学生的亲友的真实姓名、照片或已知信息。 2、红包返利“杀鱼盘”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3、防沉迷”骗钱财 诈骗分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4、虚假购物、服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短信发送虚假购物广告或者虚假服务信息,以低价销售的商品来唤醒被害人购物欲望,当被害人相中物品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让被害人给其转钱,直到被害人掏空钱包为止。免费皮肤“大陷阱” @福鼎的家长以及学生 都请注意 警方提醒 1、对学生的提醒 不轻易添加陌生网友为好友,不轻易相信陌生网友的话,不与陌生网友“屏幕共享”。同学们追星要理智,遇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拒绝。 2、对家长的提醒 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和支付账号。不要将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号密码信息告知孩子。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帮助他们掌握防骗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