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旅游
投稿

探寻古风,周末相约“江南第一大古民居”

2022-03-02 16:25:09 来源:福鼎新闻网 作者:朱灵塬 王婷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福鼎新闻网讯(朱灵塬 王婷婷)从福鼎往西南方向驱车约40分钟,进入白琳镇翠郊村,能看到一座上书“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洋里民居”的石碑,便来到了翠郊古民居。  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1645774093841744.jpg  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大古民居”的古宅,建于清乾隆十年,占地1.4万平方米,外观朴实典雅,屋内古色古香,尽管历经了数百年沧桑变迁,却依旧保存着原始的建筑风貌格局,是个不折不扣的“三朝古宅”。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走上石阶,大宅门上“神荼郁垒”四个字已被风雨剥蚀得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据说是作为茶商的房主特意选之,其中蕴含的茶言茶意不言而喻。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跨过木门槛,沿着一条青石小道缓缓前行,屋旁树木苍翠挺拔,如同高大忠勇的卫士守卫着院落。另一侧,芳草繁蔚,一泓清亮的池塘扑入眼帘,随着春风吹过,水波荡漾,让原本沉寂的老宅平添了几分活力生机。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转进宅院中,推开一扇扇木门,便撩开了岁月幕布的一角。雕梁画栋、花窗飞檐,一梁一柱一门一窗皆饰以木雕图案,或人物、或祥禽、或瑞兽、或鱼宏、或花卉,无不栩栩如生,仿如历史的底片,向来往的游客展示着曾经的生活印记。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1645774094812440.jpg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据了解,翠郊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江南地区所发现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堪称江南古民居之杰作。其照片还收入中国“老房子”大型画册,并于1998年在世界图书博览会上展示,引起国内外建筑界专家的关注。 古民居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式院落、双层砖木结构,由6个大厅、24个天井、192间房、360根木柱组合而成,纵横交错又横纵相连,呈现院通院、院中院、院户相连的巧妙布局,让人不禁惊叹连连。由于成群成势,层楼叠院,尤显宏伟壮观,不难想象它昔日的昌盛繁荣。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几经穿梭,在茶书屋中捧着一本书细细研读,或是倚着长廊下的木椅赏景听风,想象着当年富殷人家的盛景,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意境。 无意间踏进一间“博物馆”,里面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收藏品,老字画、古家具,还有一些古旧遗留的许多故事,被逐一封存,以一种美好的形式,让旧时光酣眠在这间古宅里。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一直以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古民居建成之后,不仅是吴氏一家老少、佣人的居所,也是吴家制茶贩茶的工厂、仓库。随着吴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清乾隆朝的大学士刘墉经常光顾吴家茶楼,与吴家交往甚密,曾赠与“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的楹联,寄望于朋友间读书有成,友谊长存。如今,这副楹联就挂在吴厝大厅上,古民居也保留着宋代大文豪苏轼亲笔题字的笔筒等。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翠郊古民居,历史人文底蕴厚重,因着它的深邃,因着它的静谧,一再引人流连忘返……Zl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文章来源:福鼎新闻网 责任编辑:曾云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福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福鼎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技术服务:0593-7998976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福鼎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