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打面”是面食中的佳品,在福鼎比较出名的有磻溪桥头手打面、东源手打面。其中东源手打面2004年在参加宁德市庆国庆55周年烹饪大赛上获得金奖,2008年11月荣获“福建名小吃”称号。
据介绍,面条起源于公元前1800多年前的汉魏。东汉刘熙《释名》一书对“饼”的解释中已提及“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等饼类,按刘熙“随形而命之”的说法,“索饼”有可能是在“汤饼”的基础上发展成的早期面式。面条显然是由汤饼发展而成的。晋时,汤饼称“不托”,已有成细条状的了。唐时,面条仍称“不托”,但其品种多了一种“冷淘”,至宋朝才正式称为面条。
2002年10月中旬,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的一个遗址中找到了距今约4000年的面条实物,国际上面条“发明权”之争宣告终结。而面条在福鼎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手擀面条已比较稀有,因而也更受推崇。
据说福鼎的多种手打面都是师出同门。在清末民初时期,福鼎磻溪与白琳交界处一户姓吴人家做担面生意。当时担挑到集镇路遥费时,遇到刮风下雨时面条不易存放,出现糊状,口感不佳。为了增加韧性,他进行了长时间的琢磨。有一年夏季台风季节他在家闲来无事,抓了一把未出售的生面在手上反复拿捏,不料越捏越匀越捏越有韧性。他从中得到启发,适量增加了碱、盐、鸡蛋清,掌握了一套用竹棍反复压制为主以形成一张薄片、再用刀切成细面条的工艺技术,真正达到 “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境界,效果极佳。后传到磻溪、白琳、管阳、点头、桐山等地,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利用新技术,各地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借鉴前辈的经验,采取几十道纯手工工序的打压和工艺上的改进,形成了今天的“东源手打面”。加工好的“东源手打面”可以做成几十种口味独特的面食。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走南闯北》栏目2009年3月28日晚21点10首播“东源手打面”,并将制作方法作为电视机前观众的互动答题。

福鼎: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提升,消费市
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福
福建“教育工作先进县”“教育强县”名
电动车别任性!交警蜀黍持续严查中......
王奕森口述:1953年我所接触的白茶
优先发展教育,打造教育强镇,管阳是这么做
叠石的乡亲们,办事不用再赶回乡,到叠石乡
福鼎现“假公务员”,冒充政府工作人员招
点头镇:拆除违章建筑 保护绿水青山
桐城中心幼儿园开展“共情陪伴,共享书香
我市举办2018年市羽毛球联赛暨“幸福福
机票退改费价格离谱 15家涉事企业被约
福鼎:查获一部特大超限运输车辆
[CCTV-13]福鼎暴雨致城区部分道路被淹
宪法跟你的一生到底什么关系?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宪法究竟有多重要
福鼎文化遗产的海丝印记之三十九——耕
福鼎文化遗产的海丝印记之三十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