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福鼎各乡镇(街道)地名的渊源由来,你知道吗?

2025-11-24 11:48:05

地名,是一座城市的“身世密码”,是地理实体的独特标识,更是承载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与乡土情感的鲜活符号。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来历与岁月演变的痕迹。你是否好奇过,福鼎各乡镇(街道)的地名,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

首先从福鼎之名说起

福鼎

福鼎 卓乃炎 摄

它源自闽浙交界的福鼎山,别称“北岭”。多部史料对此有着明确记载:《福建通志》中提到,“乾隆四年奏析劝儒乡之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县,取名于二十都之福鼎山”;《福宁府志》亦载,“福鼎山,在二十都,脉自平阳赤阳来,峰最高,数十里犹在望中,县命名以此”;《福鼎县乡土志》则写道,“福鼎县旧名北岭,在省府城东北”;而《福宁州志》中,还留有“去州城百五十里十七都有桐山”的记录。

太姥山 周勤 摄

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东南面濒东海,东北与浙江省苍南县接壤,西北毗邻浙江省泰顺县,西接柘荣县,南连霞浦县。如今,这里下辖17个乡镇(街道),包含248个村与40个社区居委会。从清乾隆四年(1739年)设县,到1995年撤县设市,福鼎历经岁月沉淀,愈发充满活力。

接下来

我们逐一探寻

各乡镇(街道)的地名故事

桐山街道

桐山 卓乃炎 摄

据《福宁府志》记载,“桐山,平城宽广,旧多桐,故名。左右两溪夹流,亦名桐川”,满是桐树的平坦之地,伴着双溪潺潺,便是它名字的由来。

桐城街道

桐城 卓乃炎 摄

因街道政府驻地位于桐山城内,人们便简称其为“桐城”。

山前街道

山前 卓乃炎 摄

名字直白而亲切,只因它坐落于阮家尖山的前方,“山前”二字,精准勾勒出它的地理方位。

龙安街道

龙安 卓乃炎 摄

其地名源于龙安开发区,追溯过往,原来的码头附近曾有一座名为“龙庵”的庵堂,最初便以“龙庵”为名。后来随着人口逐渐集聚,大家希望取一个更吉利的名字,便将“龙庵”改为“龙安”,寓意平安顺遂。

贯岭镇

贯岭镇红茗洋栀子产业基地 朱颖 摄

位于半岭之中,最初被称为“半岭”,后来因方言发音相近,“半岭”逐渐演变为“贯岭”。

前岐镇

前岐镇过海石 林秀链 摄

因政府驻地位于前岐村,又因地处岐山的南面(山之南为阳),所以别称“岐阳”,地名中满是对地理方位的巧妙诠释。

沙埕镇

沙埕港 刘瑞富 摄

此地原本是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浅海沙滩,这片沙滩平坦开阔,适合人们从事水产养殖,在当地,可供养殖的平坦沙滩被称为“埕”,于是“沙埕”这个名字便应运而生。

店下镇

店下村 卓乃炎 摄

追溯其名,旧时在硋窑村岭东的官道旁,分水岔门上修建了一座岭店亭,亭边还开有一家小店,一条山岭蜿蜒向下,一直延伸到海边。过往的行人渐渐习惯将后来在小店下方、通过围海造田筑堡形成的聚居地,称为“店下”,这个名字便代代流传下来。

太姥山镇

太姥山镇 卓乃炎 摄

原名“秦屿镇”,关于“秦屿”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古时这片海域中的岛屿,在宋代被称为“縻屿”,因岛上生长着榛树,后得名“秦屿”;另一说据明万历《福宁州志》记载,“吾州有秦屿,为秦人避乱之所居也”,相传是秦朝人避乱居住之地。2011年,为宣传著名的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它正式更名为“太姥山镇”。

磻溪镇

磻溪镇十三坪茶园景区 周勤 摄

最初,这里的村舍沿着溪畔修建,人们便称其为“畔溪”,后来为让名字更具文雅气息,将“畔溪”雅化为“磻溪”,尽显山水相依的诗意。

白琳镇

白琳老街 林海 摄

这里原本是一片布满森林的丘陵地带,传说在唐乾符年间,有一位号“白水仙”的陈篷曾在此居住,最初人们称这里为“白林”,后来为让名字更雅致,便将“林”改为 “琳”,成为如今的“白琳镇”。

点头镇

点头镇大峨村 范宝华 摄

旧时它被称作“店头”,因扆山矗立在镇中,故别称“扆山”。唐宋时期,这里属于长溪县昆田境,还是宋代理学家孙龙坡先生的故乡(如今名为孙店)。“店头”本是“孙店之外头”的意思,后来因“店头”与“点头”在方言中发音相近,又取“魁星拿笔一一点头”的吉祥寓意,便演变为“点头镇”。

管阳镇

管阳镇楮楼村 陈维新 摄

相传古时候,有许多鹳鸟栖息在这里,人们便将此地命名为“鹳洋”,流经这里的溪流也叫“鹳溪”。后来因“鹳”与“管”在方言中发音相近,逐渐被称为“管洋”,到了民国时期,又将“洋”改为“阳”,寓意阳光普照,便有了“管阳镇”。

嵛山镇

嵛山岛天湖 陈维新 摄

因镇内有一座大嵛山,山体形状如同盂状,最初人们称其为“盂山”,后来为让名字更雅致,将“盂山”雅化为“嵛山”。

硖门畲族乡

硖门畲族乡渔井村 陈维新 摄

“硖”在汉语中有“两山间溪谷”的意思,地名源于硖门西南方往牙城方向两山崖对峙如门,一水通海,地分南北两边。“硖门”便由此得名,尽显自然地貌的独特。

叠石乡

叠石 卓乃炎 摄

这里因境内矿石资源丰富而得名,“叠石”二字直观体现了当地的资源特色,此外,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名——“玉石”。

佳阳畲族乡

佳阳畲族乡乌山尾 郭佑春 摄

最早有王姓人家在此居住,当时人们称这里为“王家洋”,后来为让名字更雅致吉祥,便将“王家洋”雅化为“佳阳”,寓意美好的阳光之地。

其实,最美的城市风景从不在遥远的他乡,而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福鼎的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鲜活的故事,每一处风光,都藏着独特的魅力。相信每一个来过福鼎的人,都会被这份底蕴与美好打动,自然而然地成为它的“代言人”,把福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