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大力实施“宁智回归”工程:邀您回家,回家兴宁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15年前,一部叫《天下无贼》的电影里出现了这么一句台词,被观众津津乐道。
当我们把时间坐标拉长,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兴邦的第一资源。
闻战鼓而思良将。位于闽东地区的福建省宁德市,当前正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面对争先晋位的地区竞争、转型升级的形势任务、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等,这个并不出名的海滨小城如何实现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以乡贤为纽带,吸引在外人才回流,带动宁德产业转型升级,再提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宁智回归”工程正在为城市吸引人才打造一个良性闭环。宁德市组织部副部长王美苗表示,“我相信每位在外的宁德游子,都怀着浓浓的乡情,他们源源不断地回乡兴业、创业、就业,实现‘感情回归、智力回归、项目回归、资源回归’,正在为宁德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连绵不绝的活力。”

宁德市区新貌
池鱼思故渊,乡贤回归投资兴业
东临大海、背靠山区的宁德,曾有两张名片——茶叶、大黄鱼。而如今在外的宁德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他们会说出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宁德时代。
创立仅8年,估值一度超过2000亿;超越比亚迪、松下、三星,一跃成为全球锂电出货量第一;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宝马集团、江铃汽车、广汽、东风汽车等多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并成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国内率先进入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宁德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闽东小城如何能够吸引来这样的“巨无霸”企业?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一个人,曾毓群——宁德时代创始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诗句如今也描绘出许多在外奋斗的宁德人的情怀。
出生于宁德市蕉城区的曾毓群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199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曾毓群与几位合伙人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2008年6月,斥资2亿美元投资的全国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在曾毓群的家乡宁德蕉城兰田奠基,这也为后来宁德时代选址宁德做了铺垫。
2011年,新能源客车市场规模已经初现端倪。曾毓群与公司高层决定再进一步,将动力电池团队从ATL完全独立出去,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当时,至少有六七个省份争取这个项目,先天资源并不优渥的宁德市最终胜出,其幕后推动者就是曾毓群。他曾这样说:“是家乡领导的诚意、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软环境的创设,最终让我们选择回家。”

宁德时代智能生产线
2011 年12 月16 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曾毓群的家乡宁德成立。随后的数年间,在政策的推广扶持和市场需求刺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 ,宁德时代迎着这波浪潮乘风破浪也实现了飞跃。在“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公司位列第291位。
在宁德时代的磁吸效应下,上汽集团将乘用车基地落地宁德,加上周边积聚的近4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更加具备全球竞争力。目前,上汽宁德基地正全力打造福建最大、全国靠前的“汽车城”。
集聚能人,为乡村振兴添加活力
在福鼎市赤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赢正忙着赶制深圳客户的茶叶订单。
杜赢回到家乡磻溪镇赤溪村创业已有6个年头,去年企业茶叶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今年有望再次增长。而他也从当年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成长为小有名气的“茶老板”,同时担任村党总支委员兼农业产业支部书记,成为了本地致富能人。
回望成“才”之路,杜赢坦言,这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培育。就在不久前,他刚参加了宁德市工信局举办的宁德市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走进清华大学深造一周。而此前连续四年,他还被推荐参加了在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的研修。
“每次去学习都有收获,对自己的创业很有启发。今后我会继续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杜赢说。
“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撑不可或缺。”宁德市组织部副部长王美苗介绍,为此,宁德市明确要强化引智聚才,扎实推进人才振兴,并制定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科技特派员制度、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师带徒”引凤还巢计划、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等一系列举措,突出人才队伍培育,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周宁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聚良才
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重点、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2019年起,宁德计划五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0人以上;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进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五年计划培育1000人左右;积极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电子商务人才、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训10000人左右。今年,宁德市还专门出台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人才保障专项规划,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创新和完善乡村重点特色产业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政策机制,为乡村振兴聚良才。
[!--empirenews.page--]
人才新政为吸引人才回归保驾护航
这个夏天,看着村民们生产的土特产通过网络销售往全国各地,寿宁县福建下乡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春月心里由衷得高兴。
范春月曾是“沪漂”一族,在上海一家公司担任互联网产品经理。2015年,看到家乡优质的农产品因为村民经营观念落后、交通不便等制约,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她与丈夫回到寿宁发展,凭着多年互联网从业经验,相继开设天猫网店与青年创业商城,为寿宁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线上渠道。
为了支持范春月加快发展,寿宁县政府还为她提供了资金和场地支持,2017年范春月又成立了福建下乡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下乡的味道”电商平台,服务县域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文化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目前平台已上线28类农产品,带动32家合作社、1600多户农户增收。
“像寿宁、屏南这样的山区县,每年流出的人才非常多。”王美苗说,“要吸引在外人才‘回流’,除了打‘感情牌’,还需要我们拿出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
2017年以来,宁德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三都澳人才计划”的意见》 《宁德市加快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工作办法》 《宁德市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八条措施》 《宁德市“天湖人才”评价认定办法》 《宁德市特支人才“百人计划”评选办法》 《宁德市乡土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等“1+5”人才政策体系及64项政策操作细则。

中核霞浦核电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
例如《关于实施“三都澳人才计划”的意见》中就提出,到2021年,宁德计划引进培养500名以上位处学科前沿、引领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6000名以上具备专业造诣、推动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人才,30000名以上掌握一技之长、服务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为此,在人才引进方面,宁德市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宁德籍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对引进人才按个人成就科学分成六类,最高给予每人80万元一次性住房补助;在人才培养方面,宁德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提出开展乡土人才评价认定,给予每人2万元经费补助;在人才激励方面,宁德市首次提出实施宁德市特支人才“百人计划”,给予每人最高10万元奖励;在人才平台建设方面,宁德大幅度提高补助力度,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分别给予100万元补助;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宁德市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安排2亿元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和兑现奖补政策,其中市级人才专项经费从原来每年800万元增加至每年5000万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出生在古田县的高益槐教授创建的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落地宁德以来,带动群众增收约12亿元,每年缴纳税收5000多万元;蕉城乡贤付文辉2016年投资2亿元回宁创立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从事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装备设计开发、软件开发及服务等,填补了闽东地区智能制造的空白;在福安籍乡贤郭海鹰的牵线搭桥下,2018年伊利集团与宁德市委组织部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在促脱贫攻坚、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峰会在即,宁德向在外游子发出呼唤:邀您回家,回家兴宁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曾经的宁德,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人才总量少、高层次人才少、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少,部分山区县长期受到引才留才难问题的困扰,许多本地人才流失到外地发展。
“在对外联络交往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外人才,在外面发展的不错,也有比较强烈的意愿,想要回馈桑梓,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王美苗说。
近十多年来,通过广泛宣传、铺设网络、传递乡情,宁德市成功引进了500多名新能源汽车产业、现代海洋渔业、智能装备开发、综合物流服务、新型生态农业等在外人才“回流”。同时,宁德还逐步收集建立了近2000名在外人才的信息档案,为宁德未来的发展蓄力。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福建分公司全景图
如今,沿宁德三都澳岸线一路走去,只见一个个大项目建设发展热火朝天、佳音频传:青拓集团成为福建首家年产值千亿元的民营企业、宁德时代去年的动力电池销量排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上汽乘用车宁德基地首台通线车下线……宁德已经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电机电器、食品加工、船舶修造、生物医药等一批重点产业,特别是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崛起,产业集群基础不断夯实,开发空间大大拓展。
宁德正赶上一个最好的时代。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联络、增进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提升宁德形象、增加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让在外人才真正实现“感情回归、智力回归、项目回归、资源回归”,2019年9月6日—8日,以“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宁智回归”高端人才峰会将在宁德市将举办。
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扶持政策利好频频、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宁德,正以它最好的时代向世界的游子发出呼唤:邀您回家、回家兴宁。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