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福鼎市柏洋村首发村民股权证

2012-10-31 16:10:45 福鼎新闻网 责任编辑:雷顺号 林海云

领到村办企业股权证的农民们喜上眉稍.JPG

领到村办企业股权证的农民们喜上眉稍

  福鼎新闻网讯(雷顺号/文林海云/图)近日,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村民、46岁的杨平营第一个从村办企业那里领到了《股东证书》,紫红色的封面上闪烁着烫金的国徽,这个小本本让他爱不释手。“你看,与上市公司的股权证一模一样。有了这个小本儿,心里特踏实!”杨平营高兴地向记者展示股权证。
  与杨平营一样,柏洋村办企业华隆公司当天发放股权证28份,涉及原始股金6500万元,这是我省村民首次获得国家登记备案的股权证,这标志着柏洋村真正进入“农民变股东”的确权时代。
  杨平营老家在柏洋村田头自然村,祖祖辈辈以农业为生。虽然这里有宽阔的山地,有肥沃的水田,但贫穷依然是他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如同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一样,35年前,刚刚上完小学的他,因弟兄多、家庭无力负担学费,回家务农了。
  结婚后,杨平营为了养家糊口,带着妻子和一对儿女辗转于山西、广东、浙江等地,加入了当地外出劳务大军。几年下来,他家的日子好过了,但依然处于贫困线上下徘徊,更别说买房子了。
  虽然在长年在外打工,但杨平营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家乡户户通电通路了,到2004年底,村里人同龄人都盖起了小别墅了,这一切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当他得知当年的好友邱礼文也返乡办了工厂时,他再也坐不住了。
  2008年1月,42岁的杨平营又一次作出了人生的选择,他安顿好妻儿后,返回家乡加入了邱礼文的华隆公司。曾经搞过钢材锻造、摸清了销售门路的他又围着法兰板——一种广泛运用于建筑业的配件忙碌起来了。
  2009年2月,华隆公司开始第一次扩股,杨平营利用自己的15万元积累和邱礼文借给他的15万元资金,入股了华隆公司,随后在10多名竞争者中成功当选采购经理。今年初,他又把村里分配的地基盖起了一栋235平方米的小别墅,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脱贫致富典型户。
  “没有农村的发展,我家不可能脱贫致富。”回忆起这些年走过的路,杨平营对自己见证了柏洋村的改革发展感到很自豪。“村党组织对我回乡创业非常支持。根据我长年在钢铁厂打工的技术特点,村干部与企业老板共同规划了我的发展路线,让我有了创业平台。”
  据统计,在柏洋村600多农户中,创办企业的有80多户,入股企业83户,经商开店的有100多户,有13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转岗就业,月平均工资达2500元。到2011年,全村已涌现20多家企业,高科技工业企业4家,实现工农业产值12亿元、税收3000万元,人均收入14850元,响当当地名列全省前列。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