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里:红土地上谱新章
福鼎新闻网讯(池洁莹)节假日来到城郊烧烤聚会,到大棚里体验采摘草莓乐趣,到农家乐餐厅品尝乡村野味,茶余饭后欣赏山泉叮咚,沿途清澈的溪流潺潺……如此惬意的情景并非梦想,而是在桐城街道三门里村便可以实现的田园假日生活。
位于福鼎城郊结合部的三门里村,曾是红色革命的重要基点村。中共地下党员郑丹甫等人充分利用该地隐蔽的优势和容易发展革命群众的基础开展革命活动。近年来,村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种植茶叶、槟榔芋、生姜等,引进手工业,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让老区村焕发新容颜。
据三门里村党支部书记李炳暹介绍, 三门里村田野空旷,土地肥沃,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村两委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以粮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并进。三门里的槟榔芋、生姜等特色农业较有名,常常销往浙江一带。如今,依托福鼎白茶产业,村民们也大力种植茶叶,发展茶园面积1300亩。
为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三门里村还引进了一些环保型工业企业,如拉丝加工厂,精致塑料加工厂、水塔加工厂等。去年下半年,村民们开始从浙江引进纺纱机,对纱布进行加工。“一户家庭如果拥有5台机器,只要两个人操作,一个月就能挣一万元收入。”李炳暹介绍,目前村子有15户纺纱,手工业逐渐成了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之一。
除了农业和手工业,三门里村也充分利用该地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对市区民众来说,节假日到附近的三门里村烧烤游乐已成为不错的假日安排。三门里村依山傍水,绿树葱郁,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早前就有乡民在三门溪尽头水库下建起三门里生态休闲烧烤吧,许多市区民众纷至沓来。“目前我们村有两个烧烤点,尤其到了节假日和周末,游客数量能达到好几千。”李炳暹说,三门里村持续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开展大棚草莓采摘等活动。据村干部门介绍,前不久,上海客商来该村实地考察,有意在三门里村投资建造民宿。
通过发展新型农村旅游,三门里村提高村民的人均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感。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78元,201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800多元。
此外,选址在三门里村的福鼎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也给该村带来生机。近日,记者走进三门里村,看到一幢幢崭新的拔地而起的建筑———这是在建的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目前一期已完工,正在完善道路、桥梁和污水等配套设施。
据了解,福鼎市社会福利中心规划占地面积98亩,设计总建筑面积58524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等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一所具备智能化医护疗养、文化健身娱乐、生活辅助等功能为一体的县(市)级大型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除了该项目外,近年来,三门里村也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重建该村双堡危桥,保证车辆来往和村民出行安全、清理河道、筑建沿河路、建造公厕和污水管等,改善村容村貌。
今年,三门里村被我市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1月份,桐城街道岩前至三门沿线景观提升工程项目提上日程,其中乡道段的改造提升将对未来敬老院的老人、和往来的村民营造一个舒适亲和的环境。“目前我们村正计划在岩前至三门里森林人家烧烤园修建漫道,并拓宽村主道,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李炳暹说。
村民富了,生活好了。走在三门里村,处处感受着城市郊区的淳朴和新变化。李炳暹表示,未来,三门里村将依托革命老区的客观有利条件和绿水青山的丰厚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进一步使三门里成为城市居民双休日和节假日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