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点头碗窑:举办九月九“传话节” 传承客家传统文化

2018-10-18 11:39:53 福鼎新闻网

福鼎新闻网讯(朱乃章  林宇)“公正我们客家话怎么念呢?”“贡节。”;“法制我们客家话怎么念呢?”“果及。”;“敬业我们客家话怎么念呢?”“经聂。”10月17日,在点头镇观洋村碗窑自然村举办的“九月九传话节”上,村里老族人正在教客家孩童识读客家方言。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而如今许多年轻人不会说甚至听不懂家乡的方言。为弘扬、继承客家传统文化,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点头镇的碗窑自然村客家人就举办“九月九传话节”民俗活动。

1539762684709654.jpg

当天,碗窑村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舞龙、民族舞蹈、教学方言、茶艺表演、新媳妇方言测试等精彩活动项目吸引了大批周边民众及游客。

在考媳妇环节,新媳妇轮流上阵,在老族人评判见证下,余家新媳妇们对日常用品、称谓、饮食、服饰及节日生活等方面民俗方言指称,全部用“碗窑”方言演绎,场面热闹。

1539762684884261.jpg

据了解,碗窑村因村里祖辈从事烧碗而得名,现有30余户100多人,以余、黄、邓三姓聚集而居,清康熙初期自福建汀州府(现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溪口村)迁入。碗窑余氏先祖带来了烧碗工艺,同时也带来了闽西的客家方言,与福鼎方言不同,当地俗称“天州话”或“碗窑话”。余氏先祖远离故土不忘乡情,立遗训在村里要讲天州话,下一代和刚刚嫁入余家的新媳妇都要学讲天州话,几经传承,碗窑方言得以延续,流传至今。今年7月,点头碗窑九月九传话节俗被我市录入第四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头碗窑九月九传话节俗非遗传承人余振欢告诉笔者说:“我们通过举办‘传话节’活动。使更多客家后人了解传承客家语言与传统习俗,让客家传统文化在我们福鼎能够得以传承与保护,接下来我们还要对这种语言进行文字方面的挖掘整理,并将客家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弘扬民族文化、记住乡愁。”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