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百名养猪户 转产实现再就业
温州网讯 为保“大水缸”珊溪水库,文成县黄坦镇严本村的20多家生猪养殖户,自拆猪栏面临“下岗”。他们该如何实现再就业?“村里养殖大户季东林开了一家来料加工厂,我们都去厂里上班了。”严本村“下岗”养殖户周建东告诉记者,厂里150多名员工中,有100来名是“再就业”养殖户。
周建东上班的来料加工厂,前身就是一块占地2000平方米的猪舍,创办人是村里养殖大户季东林。季东林告诉记者,他作为县人大代表,又是严本村的党支部书记,养殖污染整治理应起到带头作用。完成猪舍拆除后,他把镇里发展相对成熟的来料加工业,作为自己转产转业的出路。工厂投资了800多万元,订单量一般是以5千件起算,生意不错。
季东林的创业,也为周边村民的转产转业提供了一条新路。“猪栏迟早要拆,以前只有外出打工一条路,现在家门口办起了来料加工厂,我们可以就近打工了。”34岁的周建东告诉记者,以前在家里养10多头母猪,一年赚几万块钱,现在在鞋帮厂上班,赚的钱差不了多少。记者了解到,来料加工厂聘请的150名员工,每人每年的保底工资为2.6万元,奖金以计件另算。
尽管订单满满,但季东林来料加工厂的经营也碰到一些困难,比如资金、场地、技术问题等。现在,来料加工厂的用地是向村集体租用的,而工厂前期投入的800多万元中,有500多万元是银行贷款。此外,工厂聘请了20多名技工指导生产,但大部分村民此前没接触过来料加工,提高操作技能也是面临的挑战。
“像季东林这样的转产转业养殖户,我们会给予鼓励和支持。市里也已经出台政策,并要求县、乡镇出台相应的规划。”市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水资源保护管理处处长吴红斌表示,“我市已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内,计划每年拿出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库区原养殖户转产转业,发展无公害农业、来料加工业等无污染产业。”(杨世朋雷忠义)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