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农民以地入股乐当他的股东

2012-07-25 17:19:00 温州网

  一个土生土长的乐清人,在贵州,竟受到一大帮当地农民追捧,而且追捧他的人数正在以近乎夸张的速度增长,大家纷纷以土地入股做他的股东,拥护他成为一个“农民王”,他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

  他叫林军,似乎“林”这个姓氏注定了他的职业,1996年,他刚来贵州就跟“林”打交道。他最初以老家为平台,将那边一些优良品种移到贵州培育后再销售,这样做了几年,他又开始转战绿化工程。

  这些都给林军带来不错收益,但随着和当地农民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发现当地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他一直琢磨着,怎么样将自己手头的资金,和农民的土地结合起来,并且实现真正的双赢。

  经过不断思考,林军开始推出“公司+农户+基地+分成”这种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他的公司,委托他经营,所提供土地上的收成农户拥有30%份额。

  “这改变了农户流转土地时一次性收取租金的传统做法。”林军说,他一般和农户签署30年转租合同,这也意味从挂果开始,农户在租赁期内年年可以得到分红。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油茶林每年收入在1000-1500元,这意味着农户能从每亩地获取500元收入。同时,农户在土地上劳作,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

  这种模式最终被林军用于推广油茶林种植上。据林军介绍,油茶林果实可用于榨油、制作活性炭、生产洗发水等,而且终年常绿能提高森林覆盖率,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具有十分宽广的市场前景,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林军还在油茶林内配套种植葛根、紫色马铃薯等作物。

  林军此举得到当地政府的极大认可,更是受到当地农户的欢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林军的种植基地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目前,其种植量基地已达7万亩。而林军给自己的计划是,在5年内达到30万亩的种植规模。

  目前,林军在贵州铜仁、从江、册亨等地设有铜仁市中冠油茶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江县黔森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册亨县新世纪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并向农作物药材深加工、旅游、物流等周边相关产业链延伸。

  >>>对话

  农民如何持土地入股

  记者:如何支付林地使用权流转费?

  林军:采取油茶果实物支付的方式,即每年按当年每亩油茶果产量的30%给农户,我这边再以当年市场价全额回收。

  记者:如果碰到不能挂果怎么办?

  林军:如果合同签订实施五年后仍未挂果,我将按照每年每亩30元的价格补偿给农户。

  记者:合同期间,如遇林地被征用,怎么处理?

  林军:如遇林地被征占用,则林地补偿费用归农户所有,林木及其附着物补偿农户和他双方按3:7的比例进行分配。

  记者:合同租期多久,期满后怎么处理?

  林军:30年。合同期满后,合作关系是否继续顺延,双方再另行协商决定。

  记者:如果碰到刮风下雨等灾害影响收成怎么办?

  林军:由灾害发生地的公证机构出具合同无法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的证明,按照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履行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记者:如何合同双方一方欲退出怎么办?

  林军:如果我这边无故终止合同,除按每年每亩30元的标准支付农户合同期终止前的转让费用外,我方还要按当地同类土地年均产量折价一次赔偿农户损失,并且已种植的油茶归农户所有。而如果农户无故终止合同,需承担赔偿合同期限内剩余年限的损失,并赔偿其他相关损失。

  温商故事

  朱桃:坚持低价做包装一年没赚钱

  一个从来没有办过包装公司的人,名下的包装公司刚成立,就有做不完的业务,短短几年就跻身贵州包装业大佬级别地位。朱桃名下的贵州雅立包装有限公司,一路过来,顺风顺水得让人咋舌。

  这个21岁才来到贵州的苍南籍女子,并没有马上从事包装行业。2001年,初到贵州的朱桃最先从事商品批发生意,在朱桃现在看来很不起眼的小本生意,却让她意识到,商品包装在商品售价中扮演的分量。

  “同样的商品,包装不同,售价相差甚大。”朱桃不禁想起,老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包装、印刷企业。此后,她每逢回家探亲,总有意无意地去了解这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并和他们建立联系。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桃暗暗下决心,要办一家包装企业,但她表面上仍默不作声地继续着自己的批发生意,她的批发生意越做越大,涉及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和厂家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了。

  在外人眼里,朱桃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板了。但这时,朱桃开始对自己接触的厂家提出,帮助他们包装产品,并报出了一个让他们有些意外的低价。那时,贵州的包装企业数量不大,很多企业直接拿到深圳做包装。有厂家试着让她做一部分,拿到的包装成品,不但价格比别人低,而且效果更好。很快,找朱桃做包装的厂家越来越多,一些原本拿到深圳做的厂家也纷纷找到她。

  当时,没有一台包装机器的朱桃,唯一的法宝是将订单拿到苍南,再把成品运回。很多人以为,朱桃可能有更好的包装渠道,或者仅仅只是薄利多销。但朱桃回顾过去那段经历说,扣除路费等开销,确实几乎没赚钱,她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积累客户资源。

  这样坚持了一年时间,很多厂家慕名找到她。朱桃渐渐地拥有了多得让她有点喘不过气来的订单压力,2005年,她果断成立包装公司,开办彩印厂,设立设计机构,特意从苍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资深设计师,主打精品包装。

  从第一台机器开始运作以来,她的订单就没有停歇过,如今,她的公司每天要做25万~30万个包装,她这边最贵包装为一个80元,每年的营业额在贵州包装企业中排在前三位。

  朱桃说,她的包装公司所涉及的产品五花八门,就拿酒类产品为例,保守估计茅台镇有300多家酒类企业,其中100多家由她的公司为它们做包装。

  20㎡门店“闯”出数千万元营业额

  “请你评价一下康奈皮鞋!”

  日前,记者在贵阳采访贵阳市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谢秋莲时,她抢先抛出这么一个问题。

  她还有一个身份——康奈皮鞋贵州“掌门人”,她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机宣传康奈。

  记者回答说:“康奈皮鞋质量好,穿着舒服,有极高的知名度。”

  “你真的说得很对!”谢秋莲说,正因为如此,康奈已成为温州鞋在贵州畅销品牌之一,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元,销售网络分布贵州各州、地、市。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康奈在贵州取得的业绩,是从一个20平方米的门店“闯”出来的。

  那时,是1999年,在西安做康奈代理的谢秋莲转战贵州。“当时,康奈在贵州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来贵州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贵州能做得起来吗?大家的怀疑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很多县的经济都还很落后。”谢秋莲说,但是她决定试试,她认为贵州市场迟早要开辟,迟开不如早开。

  1999,谢秋莲真的来到贵州了。在贵阳成立了康奈贵州办事处。第一个门面设在贵阳市西路批发市场,这是贵阳最大的鞋服批发市场,旁边就是贵阳客运站,这里的客车能发往贵州各州、地、市。“我负责跑市场,店里安排一位亲人负责发货。”谢秋莲说,她印象最深的是,贵州当时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到处修路,去一个远一点的县城,要坐10多个小时的汽车。虽然很苦,但她却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几乎跑遍80%的县市。当然,康奈的皮鞋也开始走进了商场,市场慢慢铺开了。

  然而,市场打开了,问题也接着出来了。“因为是批发,以至于有的县城一个市场里出现几个经销商。这不但影响经销商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品牌价值。”谢秋莲说,面对这一问题,她立即进行改革,退出商场专柜做专卖店。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康奈在贵州已有50多个专卖店。据谢秋莲介绍,目前,康奈皮鞋在贵州的消费群体,几乎都是各行业的高端群体,因为它质量好,穿着舒服。

  >>>记者手记

  延续温州情结

  已很迫切

  在竭力召唤在外温商回乡投资创业的今天,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一些在外温商的后代,他们正在逐步接过父辈手中的事业大旗,而父辈内心深处的故土情结,他们却在一天一天地淡忘,直至没有概念。

  这些“温二代”,很多已经不会说温州话,他们在外地出生,在外地上学,已经习惯了大把大把地吃辣椒,言谈举止间有了当地人的影子。

  在他们看来,虽然温州一方水土养育了他们的父辈,但相比较所在的城市,有父辈多年打拼留下的产业根底及人脉。温州,似乎很难吸引到他们。

  记者在贵阳采访期间,贵阳市温州商会会长马林法忧心忡忡地说到了这个问题,后代们不像他们有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富而思源、心系故里,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念头,但后代很多已经不再具备这种念头。

  而在马林法看来,让那些在外温二代积极投身到回乡创业、回归到发展的热潮中来,最有效的办法是“亲情”,不但家乡亲人们需要做好呼吁工作,而且温州政府更需要塑造一种亲切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在外的“温二代”、“温三代”和温州紧密联系起来。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