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我市绿竹受冻严重竹农积极加强竹园管理降低损失

2016-03-16 16:48:11 福鼎新闻网

 IMG_2389.JPG

受去年年前极端低温天气的影响,我市1300多亩绿竹普遍受灾,受冻后的绿竹叶子出现枯黄掉落、新老竹枝受损利害,直接影响到夏季马蹄笋的出笋期和产量。入春以来广大竹农纷纷下地上山加强春季绿竹管理,尽量减少冻害带来的损失。

家住桐城街道柯岭村营盘自然村的竹农谢世梅从年轻时候开始就种植绿竹,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几天他一直在山上9亩竹园里忙碌着,及时砍掉受冻的老竹子、清理竹园落叶集中焚烧用作竹园有机肥,期盼受灾年份的竹子尽快恢复生长。谢世梅说,现在及时把受冻害没用的老竹子砍掉,留一些新竹子做种竹,今年的产量估计不到常年产量的一半,损失很大,他都60多岁了还是第一次碰到去年这么严重的霜冻。

据了解,绿竹笋形似马蹄,又俗称“马蹄笋”,分布于福建、浙江南部、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为南方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绿竹笋产于夏秋季节,出笋期长达5个月,既5月初出笋,6月底为出笋旺期,中秋后结束,所以群众又称之为“六月笋”。绿竹的笋质脆嫩,鲜甜可口,营养丰富,独具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是夏季清凉消暑解渴的山珍佳肴,称得上笋中之王,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据柯岭村领导介绍,一亩地算起来一年投入的工日只有十多天,平常都不用怎么管理 ,与其它农作物相比,绿竹管理要省事得多。前几年竹农谢世梅从每年的5月初绿竹笋上市以来每天的收入都不下300元,有的年份要是季节赶得早,每公斤可以卖到20元。

近几年来,绿竹笋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食物结构也日益改善,逐步向营养、保健、省时、便利的方向发展。竹笋及其加工制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消费量近年一直稳步增长。

据了解柯岭村山地多,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毛竹生产。这里的群众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几户农户零星种植,后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也是逐年增加,营盘、柯岭、倒头岭等5个山区自然村200多户群众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绿竹,少的一二亩,多的十几亩,收获马蹄笋成为他们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种植大户谢世梅,种有9亩绿竹,每年的纯收入达6、7万元,他说村里收入在3、4万元的种植户十分普遍。据了解,除了柯岭村1100亩绿竹外,其他乡镇的部分村庄也有零星种植,全市面积大约1300亩。

(邓宗铭)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