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治水——柘荣县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见闻与启示
防洪排涝工程狮子岭段景观一瞥。潘文书 摄
宁德网消息 “‘苏迪罗’强降雨一点都不比2005年的‘海棠’小,害得我们一家整晚都不敢睡,一直盯着龙溪,哪怕洪水会漫上来。还好,到凌晨,水也没有往上爬。”日前,想起今年第十三号强台风,柘荣县城关年近花甲的老谢仍然心有余悸,却又十分欣慰。
余悸的是,前不久的“苏迪罗”期间,全省多处纷纷告急,财产被淹被毁,损失巨大。柘荣境内最大过程雨量达622毫米,居全省前茅,也是柘荣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其中,短历时1小时最大降雨频率超百年一遇;6小时最大降雨频率超3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频率超20年一遇。按往年,如此之大降雨量,必定水患成灾。欣慰的是,今年,柘荣龙溪主河道洪水水位反而下降了0.6米,城区未见内涝,道路未见积水,民房未见受淹。
洪流滚滚,柘荣无恙。
从全省著名的“水患区”变成现在的“平安地”,“这完全得益于新竣工的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县委书记薛理朝掷地有声。
水 患
海拔1480米的东狮山突兀崛起于柘荣县城之东,形成独特的高山地理及季风气候,使柘荣成为福建省重点暴雨区,雨量时常位居全省之首,素有“台风门户”之称。以往,每当山洪发作,怒吼着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城区盆地时,龙溪暴涨,河道发疯,内涝横行,洪魔肆虐,房屋被淹,庄稼被毁,多次殃及生命。
柘荣县水利局局长袁郑随痛陈:每年7月至9月台风季节,柘荣短时强降雨总是非常频繁,城区河道无法及时分流,时常造成内涝,深则两米多,浅则半米,民房受淹、交通中断、农作物受损,居民叫苦连天,一直威胁着城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城区群众难于愈合的心病。
陈佛祐是溪坪街的原住民,他对水患的记忆尤深。他说,2005年“海棠”台风,城区过程雨量577毫米,强降雨引发滔滔洪水,夹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沙石和树木,一寸一寸地吞噬着溪坪街两岸住宅,龙溪多处决堤,溪坪街浸水1米多高,城区有如汪洋,最深处达2米多,地处低洼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民房一层全部被淹。他诉苦,自己家的老房子沿溪而建,以前每到台风大雨,龙溪水就涨到一层楼高,台风大雨前后的转移和清理让他一家苦不堪言。
在县防汛办,记者找到了2009年“莫拉克”台风的水患记载:柘荣城区大面积内涝,屿北路、溪坪村、青凤村等低洼地带积水过人,民房受淹受损200多间,紧急转移居民5000人,占当时城区人口的六分之一,周边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牲畜流失很多。此后每到台风大雨,城区许多地方水漫金山,都要靠皮划艇进出。城区居民饱受内涝之困。
老吴是柘荣环卫所的老员工。他说,每年台风大雨过后,他总要和同事们累上好几天,才能把街上淤积的垃圾、泥浆清理干净,弄得所有人筋疲力竭的。
水患成灾,严重影响了柘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治 水
如何“治水”?如何想方设法把四面八方的山洪引导到城外?毫无疑问,建设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是最有效的办法。
2011年开始,“治水患”摆到新一届柘荣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他们以民生为重,急民所急,积极谋划城区防洪排涝工程项目。他们深知,治理水患,要大投入,但对地方经济发展不一定能立竿见影;然而,防洪工程事关民生大计和百姓安危,他们坚持把它作为重中之重工作。县委书记薛理朝说:“‘功成不必在我’,只要是对群众长期有利的,对柘荣发展长期有利的,我们都应该事先重视起来,一件一件谋划好、落实好。”
当年底,柘荣城区防洪工程项目完成规划编制,却由于资金困难等原因,没有办法立即立项启动。
俗话说,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2012年8月2日,第9号台风“苏拉”登陆之际,苏树林省长一行冒着狂风暴雨,深入柘荣抗灾一线,指导防台救灾工作,对柘荣提出尽快建设城区排涝工程的呼声和请求高度重视,十分关切;次年7月13日,第7号台风“苏力”来袭,苏省长陪同水利部刘副部长再次亲临柘荣指导工作,在听取有关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情况后,明确表示给予大力支持,并亲自争取水利部刘副部长帮助,协调落实国家、省、市、县资金拼盘方案,其中部、省占总投资额的80%。
于是,总投资1.2亿元的柘荣城区防洪排涝工程项目很快得到正式立项,并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政府督办项目,同时被列入水利部年度实施计划。工程主要采取疏浚和分流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柘荣城区防涝标准,主要内容为整治河道4.83公里,建设排洪渠1.517公里、排洪洞1.77公里以及三个分洪枢纽,涉及流域面积9.25平方公里。
紧接着,各项组织施工紧锣密鼓地推进——2013年7月23日至24日,省水利厅专家组实地预审;7月29日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汇报;7月30日县委常委会专题审议,并成立工程指挥部;7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召开专题协调会;8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资金拼盘、协调机制等;11月20日招投标;11月29日“三通一平”工作启动;2014年2月23日主体项目全面动工……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28个时间节点任务、14个专项工作。[!--empirenews.page--]
合 力
项目实施牵动了省、市领导的心。苏省长多次亲自过问,市委书记廖小军就项目建设,提出“倍加珍惜、认真落实、务求实效”的指示要求,隋军市长多次深入工地调研指导。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省市发改、水利、国土、林业、环保、移民等部门主动跟进,指定专人负责,放弃节假日,第一时间安排审查。此间,省、市领导单就直接批示就达17次,省、市部门专题下文达26次。县委、县政府领导更是靠前服务、靠前指挥,深入一线亲自过问并指导项目的可研、立项、审批、开工等建设的各个环节,先后召开专题会议10多场,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标介绍,县委、县政府把城区防洪工程作为全县重中之重的第一号任务来抓,按照“序时推进、超前运作、能快则快”的要求,对照省政府制定的时间节点,挂牌督战,从项目前期的立项、安征迁工作,到项目用地及时报批,再到工程招投标和施工建设,每个节点都制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细则,同时加强效能督查,每三天一调度、每周一检查,加快工作节奏,环环相扣,紧逼推进,确保工作落实。
项目建设同样面临征地难问题。指挥部积极组织项目征地,项目征到哪里,服务和技术力量就跟到哪里。期间,有这么一个小插曲:有一块征地涉及到袁氏宗祠的山地,一小部分群众出来阻挠,县委主要领导知悉后,亲自出面做群众工作。面对情绪激动的小部分群众,他语重心长地说:“袁氏历史上出了袁天禄,为了保境安民除‘人患’,修建了‘双城’,现在政府要除‘水患’,专门拨款建设城区防洪工程,作为袁天禄的后代,你们现在的做法是不是愧对祖宗?”一语点醒梦中人,许多群众听后,自觉理亏,当即配合征地工作。
哪里有困难,指挥部就集中力量到哪里。每天晚上,指挥部都要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查摆,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列出破解要素和具备条件,第一时间报给县主要领导。
为了把城区防洪排涝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坐实,柘荣县抽调组织了最精干的队伍,建立了许多有效机制。特别是加班加点、夙夜在公,让人感动。技术员温连锋说,指挥长手上每天都拿着一张纸条,上面记得都是当天要完成的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他总是逐项落实,随时督查,让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工作中,大家从来都是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有一次,一个技术员家里有事,而他负责的项目马上要立项,许多材料还没有写出来,其他技术员立即连夜加班到凌晨三点,直到完成所有的材料。县长雷祖铃说,之所以能在13个月完成主体工程,和精心组织施工、认真负责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战,2015年3月,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成,达到省政府“在汛期前完工,投入使用”的目标要求,城区主河道防洪标准达30年一遇,防山洪标准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
柘荣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在这次“苏迪罗”强台风中经受了检验。
柘荣治水初步告捷,柘荣干群欢欣鼓舞。
启 示
一项变“水患”为“水利”的德政工程,老百姓拍手称快。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柘荣治水”。虽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着与民生情怀却是相通的。
众所周知,城区排涝是个古老的新命题。在这次“苏迪罗”强台风强降雨中,许多地方被淹,而降雨量超过被淹地方好几倍的全省暴雨集中区柘荣城区却能独善其身,足见“柘荣治水”之功。由此也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柘荣治水,贵在民生为上,主动作为。县里一班人以强烈的责任与担当,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困。举全县之力聚焦民生大事,较真作为,破解难题。
柘荣治水,贵在精心谋划、以干得助。凡事预则立,有了事先谋划,才会相机而动,得以付诸实施。从2011年开始,柘荣就规划编制,并与上级有关部门紧密对接,不比唱功比做功,引起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省长关切柘荣城区防洪工程项目伊始,柘荣县马不停蹄地完成各项工作。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8个时间节点任务、14个专项工作,以“柘荣速度”赢得多方支持。
柘荣治水,贵在求真务实、科学治水。柘荣治水与水文化相结合、与县域休闲养生相结合,兼容并蓄,融汇天成,成为柘荣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丰碑。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涉及的河道长、排洪渠洞多、流域面积广,县里一项项做实做细,让“水患”变成了“水利”。建设中,他们还特别突出水文化挖掘。在狮子岭区段,他们因地制宜,将水文化与柘荣民间信奉的道教文化相结合,打造了占地20多亩的山水相依、草木互衬、石书(法)成趣的山地公园——天福公园,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也为柘荣“生态养生城”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采访中,记者获悉柘荣民生水利项目不仅仅是竣工的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还有溪门里水库供水工程、赛江流域二期工程等,堪称小县大手笔。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柘荣县水利项目投资超过5亿元,领跑全市;“十三五”期间,柘荣县还将规划建设水利项目27亿元,有关编制工作也正紧锣密鼓进行。
为民治水,润泽心田。只有心中有民,倾心解忧,方可得道多助,赢得主动,真正为民谋利。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