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福鼎“秋苗夏育”新模式!4000万尾大黄鱼苗陆续投放

2025-11-01 12:14:11 “幸福福鼎”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夏岩缘

 

近日,记者在沙埕镇王谷村的渔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工人们协作配合,有序开展下网、起苗作业,一尾尾活力十足的大黄鱼苗通过大口径塑料软管被输送至海岸边的活水船中,即将开启海洋之旅。

 

 

 

 

作为全国大黄鱼育苗的核心产区,福鼎的大黄鱼育苗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今年,当地养殖户积极探索“秋苗夏育”的新模式,将原本在秋季培育的鱼苗提前至夏季培育,为产业发展抢占市场先机再添动力。

 

 

 

 

工人们开展下网、起苗作业

 

 

 

 

大黄鱼苗通过大口径塑料软管被输送至活水船中

“我们是7月份引进母鱼,然后借助当下的电锅炉制冷,降低海区的水温。当水温降至20来度时就开始培养亲鱼。”福鼎市渔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陈绍朝告诉记者,大黄鱼苗对高温较为敏感,水温过高时则易遭受病害侵袭。因此,以往大黄鱼秋苗通常要等到每年10月海区水温下降后才开始培育。今年合作社通过引进智能调温设备,对引入苗室的海水进行制冷处理,将水温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同时对苗室光线进行合理调节,模拟出适宜鱼苗生长的秋季环境,从而实现“秋苗夏育”。

 

 

工作人员操作智能调温设备

“从9月份开始投放鱼卵,目前我们已成功培育出2000多万尾5公分长的鱼苗,比往年提前了40天完成育苗。”陈绍朝说,首批夏育秋苗长势良好,眼下正是下排暂养的最佳时机。

 

 

技术人员查看鱼苗长势

“鱼来咯!”随着活水船缓缓靠近位于沙埕镇中心渔港的海上苗种中转站,渔排上顿时热闹起来。活水船上,渔民们借助竹竿缓缓拉起渔网,使鱼苗聚集在一起;渔排上的工人们则争分夺秒,用水桶舀起鱼苗,接着以最快的速度将鱼苗撒入网箱,投苗现场一派鱼跃人欢。

 

 

活水船靠近海上苗种中转站

“今年的鱼苗比往年提前一个月下排,我们再暂养两个星期,客户就会来拉走了,这些鱼养到明年大概清明过后就可以上市。”福鼎市渔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承汤看着网箱中一尾尾欢快游动的大黄鱼苗,眼里写满了期待。

 

 

渔民们拉起渔网,使鱼苗聚集在一起

据了解,以往当地的大黄鱼秋苗通常于每年12月中旬投放渔排,一般要等到次年7月或8月才能长至75至100克的最小销售规格。然而,7月或8月水温偏高,病虫害高发,且台风天气频发,这对大黄鱼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而“秋苗夏育”这一新模式,能够让大黄鱼在相对凉爽的秋季环境中提前完成育苗、下排,促使大黄鱼在次年6月或7月便达到销售规格。此举不仅避免了高温期病虫害高发和台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养殖风险,还能让大黄鱼在伏季休渔期提前上市,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大家接力把鱼苗撒向网箱

“现在沙埕港区的水温大概是26摄氏度左右,养到明年的6月或7月,那时的水温也差不多达到26摄氏度左右,这个水温环境下,大黄鱼苗是最好养的,可以促进鱼苗生长,缩短养殖周期。”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朝新表示,目前秋苗夏育在福鼎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水产部门还会全程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养殖户增产增收。

渔民将鱼苗投进网箱

渔业振兴,苗种先行。近年来,福鼎市紧紧围绕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不断加大海洋渔业科研投入与技术支持,持续推动大黄鱼优质苗种繁育、人工育种、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水产良种育种能力,实现大黄鱼育苗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据统计,福鼎市共有38家大黄鱼育苗场,省级原良种场3家,总育苗水体约25万立方米,育苗能力约20亿尾,占全国大黄鱼总育苗量60%以上。今年,当地大黄鱼秋苗出苗量约4000万尾,预计于11月中旬完成投放工作。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