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粮经轮作拓宽农民“致富路”

2024-02-02 15:19:17 幸福福鼎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缪起旺

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福鼎市探索出了一条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路子。通过粮经轮作种植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生产种植积极性,还实现了一地多用、增加复种指数,农民的腰包鼓了,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眼下正是芹菜大面积收获的季节,在太姥山国有农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放眼望去,翠绿的芹菜长势喜人,一百多名农户三五成群,忙着砍芹菜、剪根、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当地村民季庆风是该农场雇佣的临时农户,在农忙时自己管理着10余亩的农田和5亩茶园,入冬农闲时便在农场上班,一年下来的总收入颇为可观。

“我们闲的时候在这里干活,每年可以赚到三四万块钱。”农户季庆风说。

据了解,太姥山国有农场是福鼎粮经轮作模式示范基地之一,该农场种植面积约200亩。通过应用大棚穴盘育苗、高密度种植、夏季休耕等管理技术进行春秋季玉米与芹菜的轮作,既提高了农场的年产值,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目前,该农场玉米亩产4000-5000斤,芹菜亩产达12000-15000斤,每亩轮作产值分别为5000-6000元和8000-10000元。

“我前几年基本上都是种植普通蔬菜,产值就百来万,这两年在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采取粮经轮作的方式种植玉米、西芹、西兰花,产值翻番,达到300多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种植大户季庆筹说。

“福鼎市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出了‘1+2+N’产业的发展格局,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利用农忙和农闲时间的时间交叉种植西芹、玉米等农作物,这样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能解决农民的劳动力生产矛盾问题。”福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范良志说。

另悉,福鼎市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种植效应和生产积极性,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同时,还将粮经轮作的高效模式推广应用到太姥山镇茶塘社区、潋城村及管阳镇等地。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种植结构,采用甘薯与西兰花、百香果套种大豆、水稻与淮山等轮作模式,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和新活力。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