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警惕这些最容易上当的骗局,福鼎已有人中招!

2025-01-08 10:52:40 宁德反诈、国家反诈中心

转眼就到了2025年

新的起点

我们的反诈防骗能力也要不断提高

一些诈骗分子的常见套路

你都了解了吗?

学会以下五种类型

电信网络诈骗的防骗知识

2025年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01

冒充公检法骗局

1.骗取信任。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通过QQ、微信等联系受害人。

2.伪造文件,加剧恐惧。谎称受害人涉嫌银行卡洗钱犯罪等,同时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受害人进行威逼、恐吓。

3.洗脑转账。诱导受害人去宾馆等独立空间进行深度洗脑,以帮助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受害人将名下账户所有钱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典型案例

来自福鼎的姜女士,接到了一通来自本省的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外地公安局民警,称其已卷入一起洗钱案件,要求她即刻主动投案自首。

姜女士当即向对方解释自己从未参与过任何违法犯罪活动。然而对方以帮助她“洗清嫌疑”为由,一步步诱导她帮助其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要求姜女士将收到的数字人民币验证码报给他们,后又以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为由让姜女士进行转账。总计损失15万元。

02

虚假投资理财骗局

1.引流。诈骗分子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宣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吸引受害人。

2.洗脑。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人进入“投资理财”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理财导师”直播授课等多种方式取得被害人初步信任。

3.诱导。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被害人登录虚假网站、扫描二维码下载APP,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引导被害人进行小额投资并获得低额返利,后逐步诱导加大投资。

4.收割。当被害人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而是寻找借口让被害人继续投入资金。

典型案例

蕉城区的陈先生在2024年底加入一个股票投资交流微信群,有一天群内有人发了个链接,并宣称在这个平台上投资股票可以规避风险,百分百挣钱。

之后陈先生就收到这个人的好友申请,其添加了之后对方给其发送了许多盈利的截图,称教其怎么投资,于是其就点击链接下载了投资APP,按照对方引导在该平台上进行投资转账,直到陈先生需要提现时发现,平台已经关闭,才意识到被骗,总计损失40万元。

03

婚恋交友骗局

1.伪造人设。诈骗分子在网络上伪造“白富美”“高富帅”“军人”等人设。

2.添加好友,嘘寒问暖。主动添加被害人好友,每日嘘寒问暖,以感情为“武器”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建立进一步关系。

3.画饼诱导转账。利用多种借口,例如家里突发变故借钱、自己有不对外的投资渠道可以赚大钱等等,引诱受害人转账。

典型案例

来自福安的张女士,在婚恋APP认识“成功商人”李先生。经过一段时间聊天相处确定了情侣关系,此时“李先生”向张女士透露自己有“内部消息”,认识一个上市公司高管,有机会提前认购原始股,一旦上市,股价必定翻倍。

他还向张女士展示公司财报、内部文件截图,以证明项目的真实性。对方劝其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和他一起投资,为两人的未来积累财富。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张女士最终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 50万元,按照指示转账到指定账户。转账之后张女士再去联系李先生询问投资事宜,才发现已被拉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04

刷单返利骗局

1.前期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一旦有受害人“上钩”,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

2.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在群内领取“新手任务”,“任务”主要是提高平台商家、网店的交易量、信誉度,关注相关公众号、账号。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用以骗取受害人信任。

3.诱导下载刷单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务并获利基础上,诈骗分子通常会安排专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

4.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

典型案例

蕉城区的黄先生深夜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一条虚假链接,称点击可观看视频并和与美女进行线下约会。便点击该链接下载了一款APP。登录软件后,一名“客服”引导其注册会员,称与美女约会要办理某种虚拟卡。黄先生根据对方的要求,在APP的模块上通过向美女头像投票的方式办理了虚拟卡。

起初,黄先生还是小额转账充值进行投票,竟收到了返利。放松警惕后,王先生开始大额转账充值,最终却被对方以各种借口告知充值无法提现,还让他继续充值完成任务,拿回本金及佣金。直至对方让黄先生通过网贷去完成任务时,他才意识被骗,共计损失19万元。

05

共享屏幕骗局

1.伪装身份,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通过电话或聊天工具,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以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

2.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这些软件通常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下载,但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诱导受害人下载。

3.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人的钱财。

典型案例

蕉城区的温女士在闲鱼上看到一条某明星演唱会门票代购广告,价格异常实惠,于是私聊对方还添加了对方QQ。对方说马上就抢到演唱会门票了,让其实时付款。之后对方用QQ发送一个二维码收款码,给其支付3540后,对方说没有按照要求在转账附言上填写买票人身份证号码后四位,系统识别不了此订单,需要再支付一笔才能将之前那一笔钱退回。

对方又发送第二个二维码,扫码之后显示支付失败,于是对方便让温女士下载会议软件配合共享屏幕。开启屏幕共享后,温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打开支付宝查看账户额度,之后手机便接收到转账验证码,还没来得及多想,温女士账户便被相继转走了7万元。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