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家长注意!宁德已有30多名学生被骗!

2024-07-10 16:33:29 宁德反诈

暑假到了

诈骗分子又盯上了学生了!

暑假以来

宁德市已有30余名学生被骗

为宁德第一大被骗群体

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请认真看完以下案例

并且告知家中玩手机的孩子

切勿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

案例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6月29日,福安学生李某在家刷“小红书”APP时关注了一个短视频博主,随后博主以加入QQ群可以领取周边小礼品的为由让李某加入QQ群。李某添加QQ群后,在群聊中被自称是“警察”的人告知涉嫌电信网络犯罪,需要配合“警察”洗清嫌疑,随后在“警察”的诱导下给对方账户转账,被骗20万元。

案例二:赠送游戏皮肤诈骗

7月1日,蕉城学生陈某在玩网络游戏“和平精英”时,看到游戏大厅公频信息有人说“找个13岁以下的玩家送皮肤,加QQ号xxxxxx”,陈某便添加了对方QQ。在QQ上对方要求查看陈某家长的微信、支付宝余额,并称钱包余额里的钱是他的,要报警抓陈某的家长,陈某当时非常惧怕,随即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家长手机打开支付宝付款码,导致家长支付宝被扫码消费,被骗1万元。

学生会不会被骗

取决于家长自身的反诈警惕意识

以及是否注重培养

孩子的防骗意识

如何保护孩子和个人财产

学生们

1.不轻信网络讯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加入陌生群聊,不轻易加入陌生社交软件群组。

2.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免费赠送”“中奖信息”等内容,购买装备和虚拟货币时要通过官方认证的方式和平台进行交易。

3.司法机关人员不会网络在线办案,不相信网络上直接联系的司法机关人员,遭遇恐吓、威胁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寻求公安机关帮助。

家长们

1.家长自身要学习最新的反诈知识,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对任何理由的陌生转账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2.家长要加强个人手机支付的安全防护,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小额免密支付功能请关闭。

3.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监管。

4.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与陪伴,及时掌握孩子使用手机的动向,一旦发现被骗情况,及时阻止并拨打110电话报警。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