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暑假最可怕”刷屏?网友表示:最可怕的是……
暑假将至
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中
一些所谓“资深老师”的警告视频热传
视频中
这些“老师”“一本正经”地提醒家长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三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五年级的暑假才是最可怕的”“小升初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孩子在初二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开学就要初三的孩子们,暑假别再玩了”……

从具体内容来看
这些人所说的“暑假危险、可怕”
通常指的是暑假如果没有补课
就容易落后
公开信息显示
不少账号都已开通购物橱窗
点进去则是各种补习资料
事实上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已发布通知
要运用智能监测手段
对线上培训主体和重点网站平台
开展全时段深度巡查
严防严查违法违规开展线上培训
和广告宣传等问题

不少网友表示
教育焦虑困住的不只是孩子



也有网友表示
暑假不可怕
被焦虑牵着走才可怕




科学安排暑假生活
少些焦虑,多些快乐
家长和孩子们还要注意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下面这些“食品”,比补习可怕多了
新型毒品要防范,坚决不试第一口
近年来
新型毒品改变了形态、包装
迷惑性极强
有些还变身“时尚潮品”
出现在大众面前
甚至悄悄盯上了青少年
新型毒品善伪装
慧眼识毒别上当
上下滑动查看
“可乐”

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毒品是一种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其外包装跟普通可乐很像,喝完会产生幻觉,全身高热发狂。它比冰毒的危害更大,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糖片”
伪装成“糖片”的新型毒品有着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但其真实身份却是摇头丸。

“跳跳糖”
伪装成“跳跳糖”的新型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口味与各种饮品混合后都不会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且后劲很强,喝一次大脑连续两天都会处在兴奋当中。

“巧克力”
伪装成“巧克力”的新型毒品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犯罪分子用大麻熬成的油掺制成的巧克力。其包装粗糙简陋,而且没有标明任何品牌。
这种新型毒品含有四氢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过量会损伤身体,引起手脚颤抖、心跳加快、头脑昏沉、反应迟钝、短期失忆等不良反应。如果长期吸食,后果更加严重!

“饼干”
一些犯罪分子将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制成了可爱的曲奇饼干模样,以躲避公安机关的盘查,方便运输、售卖,让人防不胜防。

警方提醒
01
认真学习禁毒知识,懂得什么是毒品,认清毒品危害,学会防范和拒绝毒品。暑期里,家长可陪同青少年打卡体验线上线下禁毒教育基地、禁毒公园等地,让青少年对“防毒拒毒”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02
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等,长期离开视线的饮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即使是认识的人也要保持警惕。
03
千万不要以身试毒,不能盲目追求刺激、与他人攀比,不可把吸毒与享受划等号。
04
尽量少进入KTV、酒吧等治安复杂的场所,娱乐、狂欢、宣泄要有节制,不要因一时兴起而追悔莫及。
让孩子平安开心过暑假
一起守护健康人生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