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批评之爱 ——书法名家和福鼎书友“面对面”(第七期)

2022-07-06 18:13:38 福鼎周刊

微信图片_20220719181421.png

微信图片_20220719181425.png

点评人:周剑初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草书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及“沈门七子”成员

书画频道“一日一书”等栏目主讲导师

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览评委

作品点评

王宝基书友草书中堂黄山谷诗一首,取法山谷,下笔有由,非常难得!细观之,还存在草法失当,空间略散,墨色偏淡,线质不高诸问题。概括地说,就是要过好“三关”:

一是草法关。这是对写好草书最起码的要求。宝基在这方面应该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有个别字有歧义,如“桃”写成了“挑”。

二是空间关。作品的空间主要指字与字之间奇与正、大与小、长与短、疏与密诸种矛盾,最后达至和谐的空间构成。宝基对空间的把握,行与行讲究向背而行,但行距略宽,导致整体松散。字与字之间能做到因字赋形,纵情挥洒,然奇正不能相生,第二行“李春风”有顺拐之嫌。

三是时间关。主要讲作品的墨色与节奏。好的墨色要由浓至淡、由润到枯的书写,节奏要快慢相宜。有了墨色与节奏,作品也就具有了书写性与生命力。此作节奏明快、疾涩有度,墨色之干湿浓淡亦有可嘉呈现,只是墨色偏淡,而淡则伤神,使得作品整体黯然失色。除此之外,线质质感偏弱。

还有一点要注意,内容的出处要尽量表述完整。

宝基书友具有良好笔性,对下一步学书之路提几点建议。

一是求古。字“古”是第一位的,就是看作品有没有传承,是否从古人来。他的作品一映入我的眼帘,就是师承黄庭坚,古意弥漫。然学书不可固守一家,从短期看,应由此溯源,在主攻山谷同时,取法乎上,直追旭素。旭素草书笔势圆转回旋,刚劲矫健,极富弹性,可解目前线质软弱之疾。从长远计,还应博涉宋元明清草书诸家,杂揉并蓄,最终形成一己之貌。

二是求雅。就是要有书卷气,要自自然然书写。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笔下自然会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而自然书写,首先要心态自然,不做作;同时要自信,而自信则来自于扎实的书写基本功,良好的审美标准和高超的书写技艺。

三是求静。讲的是安静、干净。作品最忌燥,如何达至静?我认为,到位即静。这里面包括字法严谨、美观,点画准确、遒劲等等。一个书法家,首先应是技法的“超人”,过了技法关,剩下的学识和做人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厚和提升。有的人坐不了冷板凳,下不了真功夫,书写技艺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宝基还年轻,下一步要沿着大草这条主线,兼涉五体,丰富线质,全面修养,相信会有更加不俗的表现。

王宝基书法作品

草书 《黄山谷诗》

规格 138㎝x69㎝

微信图片_20220719181517.png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