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征迁的佳阳实践
11月29日,随着双华南山尖隧道口8溜房屋协议的签订,福建省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涉及佳阳乡2442亩土地、222溜房屋、204座坟墓、47处特构物和13234口渔排全部完成“安征迁”,充分保障了项目无障碍推进。
有人说,安征迁是基层第一难的工作,既要加快征迁进度,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又要维护好群众利益,做到公平公正。福建省沙埕跨海公路通道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宁波至东莞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0.198公里,涉及佳阳乡辖区13.8公里,5个标段,6个村。自去年9月启动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安征迁”以来,通过佳阳乡村两级干部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全部土地、房屋、坟墓、特构物和渔排的“安征迁”工作。在一年多的安征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因“安征迁”工作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的上访问题,做到了“蹄疾步稳、快工细活”。
党支部“变”指挥部
5个村党支部先后召开见面会、座谈会30多场次……
佳阳乡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依托安仁、三丘田、蕉宕、罗唇、双华等5个村党支部靠前指挥,主动作为,承担村辖区内的问题化解、纠纷协调的功能。认真听取征迁户的困难和建议,综合考虑群众利益、意愿,就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如补偿标准问题、房屋征迁后的临时过渡问题、群众间的土地争议问题等。同时,乡党委作为各村党支部的坚强后盾,每周一调度,每月一小结,邀请村、项目部参会一同研究解决问题,安征迁工作呈现出点面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效应。
班子成员“变”小组长
一年多的“安征迁”工作,是乡、村两级干部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在一线干出来的。征迁涉及利益,利益引发纠纷,如安仁渔排迁移、蕉宕大棚拆除、九龙井古榕树移植保护以及袍脚、下坑、竹岙、南山尖大面积房屋拆迁等各种疑难杂症,乡党委优化调配有限的干部力量,委派6名班子成员为组长组建5支有战斗力的征迁工作小组,专啃“硬骨头”,不留“后遗症”,从安仁的海面到蕉宕的田间再到罗唇双华的畲族小村落,不分昼夜都能看到这5支突击队的身影,工作组一行把“办公室”搬到征迁户家中,带领组员一家一户走访,甚至自带干粮,和群众搭伙吃饭,在渔排上民房中过夜亲身体验“车炮震”施工影响,详细了解了每户村民的诉求、难处,帮群众算好“拆迁账”,还先后赶到武汉、晋江、福州等地做群众思想工作,使征迁户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的态度转变,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方式做好民众思想工作,让群众明白干部化解问题的最大诚意,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本地能人“变”宣讲员
“高速公路修到我们家门口是千年等一回,当然要全力支持。”乡贤雷能照主动当起了乡里安征迁工作的宣讲员。
在安征迁工作中,佳阳乡充分利用本地畲族干部的地缘优势,广泛发动村里威望高、能力强、品行好的党员、乡贤参与征迁户的群众工作,用少数民族方言和群众语言来做思想工作,疏导征迁户思想疑虑,让村户们支持项目建设,主动配合签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通过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安征迁工作,干部在项目一线得到锻炼、国家政策在一线得到落地、矛盾问题在一线得到化解、群众利益在一线得到维护、关怀帮扶在一线得到实现。”佳阳乡党委书记何晨旭说。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