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桐山:瞄准“穷根”,因村而异定“招术”

2015-11-06 15:10:53 福鼎新闻网 责任编辑:汪晶晶 陈是

福鼎新闻网讯(汪晶晶  陈是)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斩断穷根”,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这是近年来桐山街道坚持的精准扶贫理念。

找准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桐山街道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等步骤,把真正的农村扶贫对象甄别出来,并了解其致贫原因,掌握帮扶需求,明确帮扶责任,确定帮扶措施,实施动态管理。2014年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共99户313人,截止目前已脱贫84户266人,脱贫率达85%。2015年在2014年未脱贫15户47人的基础上,继续给予帮扶,并初步认定69户236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找准对象后,就得瞄准“穷根”使力。“‘一村一策’是街道扶贫‘造血’的主要方式。各村根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和地理区位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资产利用型经济、资源开发型经济、物业经营型经济、区位优势型经济或土地流转型经济。”11月5日,桐山街道办事处主任蓝进和向记者详细讲起精准扶贫的做法。

古岭、岔门村是环南溪水库库区移民村,作为我市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区域,无法发展其他能耗型企业或畜牧业,如何让村财及村民创收一直困扰着两村人。但这几年在街道的扶持下,两村根据村情,引导村民以入股分红的方式,依托南溪水库建立起141平方公里的“无公害”淡水鲢鱼、草鱼养殖基地,实行村集体控股,村民投资入股,增加村民收入。2014年古岭村、岔门村人均收入分别为9520元、9135元,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岭头村也发展起特色桂花园550多亩和黄栀子产业。有了农业种植养殖基地,打工创收又成了三个村委会帮助贫困户的“招术”,3个村28户贫困户因此受益。镇西、桥头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又临近岙里工业项目区,与村民合作盘活闲置土地,利用土地资源,集中捆绑报批一部分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建设标准厂房、公寓、商铺、仓储物流等集体物业,实现村民稳定的经营收入……

精准扶贫,考验着每个干部的“认真”。桐山街道落实领导干部挂钩帮扶扶贫重点村与贫困户工作责任制,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同时,通过帮助制定一项脱贫计划、落实帮扶资金、落实有劳动力家庭成员至少一名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发展一项以上的脱贫致富项目、帮助推销一种主要农产品以及对贫困户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等困难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特殊救助等方式,实行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

精准扶贫,就要可持续发展。蓝进和表示,下阶段桐山街道将继续在‘一村一策’上下功夫,保精准扶贫工作不流于形式,确保扶贫对象早日脱贫。同时,力争到2017年底,古岭、岔门、岭头、桥头4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20万元,镇西村达到20-100万元。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