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端:采编室里的“曾才人”
曾云端在茶乡点头采访茶人家
福鼎新闻网讯(林莹莹)采编室里的记者、编辑们都叫他“曾老师”,被评为市管优秀人才后,他又多了个“曾才人”的外号。在我们这间不大不小的办公室里,他总是被大家友好地形容成“公知”一样的存在。只要有什么头疼脑热或者新闻写作上的问题,问他,总能得到答案。
我们常说云端是个“老人”,“老”从何来?他一直保持着买报晨读和听古典戏曲音乐的习惯。每天清晨到了采编室,就打开他的音乐库,然后一头扎在报纸里,写写改改。有时看看其它纸媒的文章,有时写写他自己的文章,有时还会抬头跟我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的报纸也能这么办,多好。”他的孩子也常说:“爸爸一回家就跑到书房,看书看得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叫他“书痴”也不为过,往他的办公桌上瞧上一眼,就知道他有多爱书。满满地一摞书堆在办公桌一脚,在他的背后还有一大叠书。但他还常常傲娇地跟我说:“真是改不了买书的习惯,买了没时间看,不买,心又痒。”嘿!
云端同样也是个“顽童”,因为他总跟单位的90后记者笑谈他自己也是个90后。除了古典戏曲,他涉猎广泛,还会听五月天和TFBOYS呢。在新闻写作上,他也卖的一手好萌,时下最新的词汇我们还没开始用了,他早就用熟透了。常常把一些很新的新闻事件拿出来和同事们讨论,然后抛出特立独行的观点,说话时总把头往45度方向一扬,难怪又叫他“傲娇端”。
具有两面性的“曾才人”在工作上的严谨性十分值得新入行的记者编辑学习。记得笔者刚来报社时,他都会把我叫到身边,然后认真地指
出我在写作上的问题。有时那些小毛病在其他人眼里可能不足为谈,但他很认真地告诉我:“只有跟文字较真了,才能有进步。”直到现在,他还是保持这样的习惯,任何细小的问题都会直接指出,哪怕一个标点符号。正是因为这样的较真和严谨,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感觉,读他的文章,放心!
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节奏中度过,爬格子、做版面、写论文,他恨不得把时间掰成很多份来使用,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但他常常自嘲说:“写文章是个苦力活,摊上了,就一辈子。”无需多言他的成绩,都在报纸上摆着呢。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