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管阳:因地制宜走出“致富路”

2015-09-18 11:12:17 福鼎新闻网 责任编辑:汪晶晶

唐阳蓝莓基地的农民在除草

 

唐阳受扶贫的村民在翻晒茶叶

唐阳受扶贫的困难户在进行立体墙面粉刷

唐阳书记看望受扶贫的困难户

唐阳主干道拓宽施工

 

天竹土鸡养殖场

日前,记者前往位于管阳镇的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福建汤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管阳千亩槟榔芋基地,看到这里1000多亩的槟榔芋长势正旺。槟榔芋基地负责人林乃灏告诉记者,去年该基地一亩槟榔芋的产量是2千多斤。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有了这个基地后,当地的农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和替企业管理基地等方式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镇一直致力于因地制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化农村合作社、企业和致富能人,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管阳镇镇长李亮介绍说,该镇徐陈村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60多户群众开展花卉种植,人均增收20%以上;天竹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山资源,开发高山蜜桃1.05万株、高山雪梨1.6万株,套种太子参与白术等中药材140亩,带动周边30多户群众实现了增产增收;汤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和凤贤食品公司在管阳、七蒲、乾头等村陆续建立槟榔芋基地,聘用当地贫困农民种植槟榔芋,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不仅如此,我们也通过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方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人,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走进该镇少数民族贫困村——唐阳村,记者了解到,该村目前已有十几户村民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致富小事业”。村民朱乃细原本长期在外务工,仅靠一人之力养家糊口。去年,他回家发现,唐阳村社洋自然村地广人稀,地势较高,适宜于发展畜牧养殖。同时,由于近年来村民不断外迁,这里抛荒多。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点燃了朱乃细的创业激情。在村两委的扶持帮助下,朱乃细不仅得到了村级5000元的补助,还成功申请小额扶贫贷款。目前,朱乃细的养羊事业步入正轨,对于创收问题,朱乃细信心满满。

和朱乃细一样,管阳镇不少农户通过村两委摸清底细,建档立卡,“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村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持续跟踪帮扶资金落实到位情况,尽其所能,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李亮说。

除了致力于农户增收致富外,近年来,该镇还将目光锁定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

为此,该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村一策”措施。唐阳村利用村集体林地开发建设中药材种植园,一期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立体开发培植三叶青、草珊瑚、铁皮石触等中药材150亩;西昆村利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与江南孔裔第一村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儒家文化游等特色项目;小洋村利用原有集体废旧厂房重新建设茶叶初制加工厂,方便沈青、小洋、秀贝三个村群众的茶青收购,同时改造集体茶园,增加集体收入;沈青村利用群众现有养殖规模,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发展淡水养殖;楮楼村利用集体林地发展油茶一期种植500多亩;大山村利用现有水库资源进行扩容增产发电,同时科学改造荒废集体茶园80多亩。

因地制宜成为管阳镇扶贫开发的亮点,下阶段该镇将加大力度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鼓励并培育形成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带动并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提高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