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立足“三个精准” 扶贫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福鼎新闻网讯(张海洲)“街道辖区各村必须提高认识,严格工作要求,坚决杜绝‘人情关系’现象,切实按照‘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精神,将每户贫困户精准识别出来,将党的政策惠及到每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山前街道党工委书记雷成才告诉记者,扶贫开发工作关乎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着老百姓能否过上好日子,能否真正脱贫致富,山前街道立足“三个精准”,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从而把扶贫工作做好、做实。
近年来,街道仅抓省、宁德市、福鼎市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足乡情,多方争取项目,如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救灾救济和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细做帮扶贫困摸排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召集街道民政、各村(社区)工作人员部署街道扶贫专项工作发展,依据我市科学、精准扶贫“六到户”路线图,各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各村走村入户,及时掌握第一手情况,并做好人员情况汇总工作,做到困难人员不遗漏、底子清楚。
扎实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山前南阳牛基自然村结合自身优势条件,规划建设10000亩油茶基地,一期10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基地500亩,并引导建设油茶深加工配套企业,辐射周边村镇,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
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街道上下认真落实城乡低保的“低、减、免”及扩面提标工作,规范低保、优抚等工作运行机制。截止2014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达23226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43人,支出1383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1户,人数588人,支出47040元。重点优抚对象15人,年补助资金110352元。60岁退伍军人65人,年补助资金39120元。
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为贫困群众开辟了脱贫致富途径。街道持续加大农业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就业技能,拓宽非农增收渠道。街道还以铁塘工业小区、市工业园双岳项目区的企业用工需求为主要方向,向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用工信息,协调劳动部门举办农村富余劳动力用工技能培训班,向企业输送劳动力。截止2014年,共实现劳动力转移1000人。
此外,街道还认真开展救灾救济工作,认真落实“造福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地质灾害点搬迁工作。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