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街道的人行道都是被各种各样的商品占着,出行很不方便。”市民张先生无奈地说,街上不少店门占用人行道经营,特别是老城区本来路就窄,不得以只能往机动车道上走。
在市区后街路段,一路上大部分是服装店,店面上的店牌和遮阳棚露出两米多,而底下更是“热闹”,一排排服装挂在人行道上,仅仅留出一米左右的通道,有的甚至占用车道摆上柜台,当街售卖。除了服装店,还有水果店,一箩筐、箩筐地霸占在人行道上。围着边贸商城周边的道路,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大部分是杂货店,各类生活用具,直接占道经营,将一条3米多宽的人行道围个“水泄不通”。
记者发现,在市区店外店占道经营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主要集中在老城区、道路狭窄的路段,在后街、边贸、南门等商业区多见。占道经营的店面主要涉及服装业、餐饮业、杂货店以及车辆贸易等行业。这类行业往往店内容量较小,而货物又较多,许多商家喜欢将大量的货物对外展示。
“摆在外面比较显眼,容易吸引客人。”、“大家都这样摆了,我们也只能跟着。”、“店门太小了,实在没地方摆。”不少商家针对自己店外店经营都有自己的“苦衷”。然而,不少市民却不认同,店外店占道经营,占用了公共的人行道,作为私人经营,本来就不符情理,更何况占道经营,导致市民出行不便,也影响到整个市容市貌。市民建议,对于店外店可以进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结合片区自治、社会监督、部门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善。
除了店外店,摊外摊的现象也不少,主要在夜间集中在后街、市府路以及南大路等路段,大部分为服装摊贩,里三层外三层摆开经营,甚至一些路段直接占用交通道路。“常常我们连开电动车都要像蜗牛爬行,十分拥挤,想找个停车的地方就更难了。”家住市区北市场附近的王老伯说道。
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表示,摆地摊增加点收入,又能服务一部分市民的需求是值得理解的,但也要注意秩序,要给大家留个通行的空间。不少市民、网友建议,在一些路段是不是可以规划一些自贸区或者夜市一条街,划定区域,结合经营摊贩自治管理和部门规范管理,促进道路合理利用。此外,在后街等商贸集中路段,道路又狭窄,是否可以作为步行街试点,分时段、控数量,限制小车等机动车辆通行,以改善交通拥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