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艺术人生路,赢得妻儿幸福来
张帙栋给记者讲述了他堪称苦难的人生经历。
张帙栋出生于1958年,是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六都村人。1976至1978年间,他在宁德七中担任代课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中高考制度后,他考入宁德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宁德七中担任语文教师。
然而,一场突发疾病却在不经意间夺走了他的行走能力。据张帙栋回忆,1982年,当时才24岁的张帙栋在带领学生劳动时,由于受冷水刺激,引发“急性脊髓炎”,从而导致下肢瘫痪。
对于风华正茂的张帙栋来说,这无异于天要塌下来。“刚开始时,四处求医,始终有一个希望能够康复。”张帙栋说。
“说来还是要感谢政府,感谢党。”张帙栋说,他的病情最后被认定为因公致残。上级部门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照顾,让他得以继续在学校从事一些后勤文印工作,直至1993年办理病退。
失去行走能力的日子是相当苦闷和无奈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张帙栋什么都不能做。“整天都要坐在轮椅上,去哪里都不方便。不要说上厕所洗衣做饭这些,就连一本书掉在了脚底下,要自己捡起来都要折腾出一身大汗。”
在闲余苦闷中,他想到了用练习书法排解苦闷。“刚开始时,是带着消遣的心态练习书法。练到一定时候,就在村中开了一家题联代笔店。”张帙栋说,这是他最早的书法缘。开代笔店不单使自己得以谋生,增加微薄收入,还给周边百姓带来方便,逢年过节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许多吉庆喜气。这段时期,他积极推广农村春联文化,也给他提供了研习书法艺术的好机会。几年后,他创办了宁德市一枝春诗书画社,潜心从事诗词书法研习和创作,他的书法在四里八方的知名度渐高,许多人向他求字,认为家中贴上他的书法对联,一年之中都能平安和顺。“那时的对联一副才五角钱,而过年时,许多人来买,年前一天也可以卖出三四百副。”
谋生之余,张帙栋也发现了书法的乐趣。他发现,只要自己研习书法,心就能静下来,许多烦恼都忘到脑后。他经常因练习书法而废寝忘食,一练就是大半天,夏日里,汗湿坐椅,皮肤溃烂,却依然每天坚持着。“那时条件很差,连字帖都没有,许多字帖都是靠自己描摹过来的。”他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从描摹柳公权的楷书开始,到后来将颜真卿、王宠等名家字帖摹遍,尤其在楷书上面,他下足了功夫,也为以后到达更高的书法艺术境界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也是在书法艺术之路上,他收获了爱情的果实。尽管身体残疾,无法行走,但张帙栋依然有一颗艺术之心,还有对人生幸福的热切之心。当张帙栋书法有成时,远在甘肃的一位高中毕业女生在看到他的事迹后,被他的坚强和执着深深感动。她千里飞鸿,对他表达了钦慕之情,并表示要照顾他一辈子。如今,他们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
书法艺术登巅峰,人生静处思寻常
“十年一剑终磨成,书法艺术登巅峰”经过三十余年的勤学苦练,近年来,张帙栋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他个人艺术造诣的巅峰状态,并相继创作出大量精品,这些作品以其深厚的书法积淀,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风格。多幅作品在重要展览和比赛中获得极高赞誉。
在张帙栋家中,记者看到墙上贴着他多年来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张帙栋还被评聘为中国艺术学院教授、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艺术学会常委、北京人民画院终身院士、宋庄国际书画院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发展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这些奖杯和证书是他多年艺海勤耕的见证和勉励。
记者了解到,北京人民画院、中国文艺协会等单位还联合授予他“中国文艺复兴贡献人物”、“全国文艺百家”等荣誉称号。中国诗书画出版社在即将出版的《中国当代艺神》《中国当代艺圣》等系列丛书中,将他与“当代最负盛名的诗书画艺术巨匠”黄永玉、刘大为、沈鹏、范增等收录其中。书中介绍了收录依据:其诗书作品曾获首届中国名家世博艺术杰出成就奖,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书画最佳奖,首届中国文艺金鹰奖——名家成就奖,首届国学奖——创作成果类金奖,翰墨中国金奖,中国书画名家金马奖,中国书画书圣奖——金奖,中华诗词创作终身成就金钟奖——金奖,五四文艺奖,并在“中华杯”,“龙腾杯”“金牛杯”等多次国家级诗书大赛中荣获等级奖。
《中国艺术》、《中华文艺经典》等评价其书法用墨、笔法、章法可谓功底扎实,心平气和,随意挥洒,兴到笔随,尽情尽兴。近观有儒雅自然、飘逸灵动的视角魅力,远观则遒劲、朴实、厚重、洒脱;作品整体风貌有生动飘逸而又舒展的效果,结体稳健、端庄,笔墨流畅自然,能较好地展现作品的用笔结构特色,笔划的屈伸、轻重、曲直等变化和谐得当,表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表达手法。
其实,现在的张帙栋身体并不是很好,由于长期坐轮椅,缺乏活动,他还有患“三高”、脑干梗塞、高度近视散光等症状;一边下肢皮肤产生严重淤血,为了防止恶化坏死,他每天要用药水进行擦拭。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苦难压倒。坐在轮椅上的张帙栋以其身残志坚的品质和坚强毅力,在“识”与“学”两方面下功夫,从而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极高造诣,书写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人生。
面对荣誉张帙栋显得很平静,并没有为名利而迷惑。为了家庭和书法,他数易其居,目前还租住在城关的套房中,但他还是以一个艺术工作者的风范为人处事。言谈间,经历了不寻常人生的张帙栋似乎有着很深的感悟,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份难得的淡然和雅静,他说,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已相当知足,但在书法艺术路上,他将继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