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联会现场
前岐记者站授牌
7月25日下午,市新闻中心前岐记者站授牌仪式暨2013-2014年度通联会在前岐镇举行。来自各乡镇(街道、龙安)、市直有关部门及新闻中心的60多名编辑记者、通讯员成了会议的主角。
新闻中心通联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它是我市新闻从业者的一次大聚会,是增进新闻中心编辑、记者与通讯员感情,加强新闻业务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今年的通联会恰逢前岐记者站成立,这为通联会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这两年新闻中心相继成立了“环太姥山”、“茶乡新闻”、“闽浙边界”、“桐江两岸”记者站,将新闻触角伸向了全市17个乡镇,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
前岐镇记者站系新闻中心派出机构,其工作职责主要是立足前岐镇,辐射周边地区和相关单位,及时发现、采集新闻线索,积极采写(采拍)新闻稿件,及时向中心和《福鼎周刊》、福鼎新闻网以及上级媒体传稿。为及时刊发稿件,提升前岐镇的影响力,新闻中心在旗下平面媒体《福鼎周刊》上每半月开辟前岐新闻专刊,及时刊发该镇半个月以来的新闻。
近年来,新闻中心坚持“走、转、改”,把新闻触角伸向基层,成绩斐然。2012年、2013年新闻中心连续两年蝉联福建日报社“双十佳”第一名,市委报道组被评为“十佳报道组”第一名,雷顺号同志被评为“十佳通讯员”第一名。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就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日报》《闽东日报》等中央、海外、省、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436篇(幅),其中重头稿、专题稿件共计50多篇(幅)。《福鼎周刊》即将由每周二期扩为每周三期,内容日益翔实丰富,更接地气。“福鼎新闻网”作为福鼎新闻门户网站也越来越有影响力。
会议回顾总结了2013-2014年度新闻通联工作,并表彰了年度全市优秀通讯员6个、积极通讯员8名,并特邀《闽东日报》前任主编王绍据进行新闻专题辅导。王绍据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畅谈了自己对记者职责和新闻创新的体会。他说,福鼎年轻一代的采编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激发青年记者身上的创新活力才能让新闻充满未来。
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双霞肯定了新闻中心工作,并与参会新闻工作者一起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面临的发展形势,她强调新闻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一、形式创新,新闻中心现在拥有福鼎新闻网、微博等新兴媒体,并开始涉足微网站等领域,具备了多种媒体业态。二、内容创新方面,坚持“内容为王”是纸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即在争取不到新闻第一落点的情况下,可以凭借更全面、深入、专业的报道和解读风格,来吸引读者。三、融合发展,推进“报纸+视频+网站+微信+微博”的全媒体发展,从而在新媒体的冲击面前得以稳住阵脚,继续发挥传统报业品牌的应有影响。
“在认真办好《福鼎周刊》、福鼎新闻网、做好对外宣传的基础上,新闻中心还将着力创新传播内容、运作方式和传播模式。目前已开始涉足微网站等领域,《福鼎周刊》由每周二期扩为每周三期的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以实现新闻服务的触角更深入向基层延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林斌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 林莹莹
参会领导和优秀通讯员合影
参会领导和积极通讯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