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林莹莹)5月14日,采编组一行五人到叠石乡采风,刚下车,便见政府大厅挤满了前来登记办理摩托车驾驶证的群众。原来那天该乡举办 “摩托车送考下乡“,将原本设在市区的摩托车考场搬到了乡下,让群众就近考试,当天有100多名村民办理了报名手续。
一场考试为何在该乡群众中特别受欢迎?翻开叠石乡地图,闽浙边界,地势狭长,14个行政村散落在大大小小沟岔,下辖各自然村有些都需跨省“拜访”,村民出行习惯自驾摩托车,有证的却很少。一来村民文化程度不高,考证对他们来说不易。二来考证摩托车考场设在市区,需长途奔波,偏远乡镇群众往往只能选择无牌无证驾驶摩托车,给乡镇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农村公交车更安全,何不选择搭乘?家住竹洋村的陈维亩掰开手算了算,“一天三班车经过竹洋,其间都需要间隔一个多小时,要想办个急事就不方便了,总不能干耗着。”竹洋线路是叠石乡三条已通农村公交车的其中一条,其路线是从福鼎—库口—竹洋—叠石,其它两条分别是:福鼎—南溪—茭阳、福鼎—里湾—杨梅溪。2012年年底,福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叠石乡市级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解决农村公交车问题的议案》,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重视。并专门组织了调研组到乡镇调研,并制定出台有关农村公交线路运行车辆、车队实行运行成本补贴政策,保证车队盈利运行,此举得到车队和群众的赞许,保障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
已通公交的竹洋村群众尚有出行不便问题,那较为偏远的农村村落如何?该乡交通分管干部介绍,叠石乡全乡辖14个行政村,开通农村公交车线路的只有福鼎—叠石普玉公路沿线的、以及福鼎—南溪库区沿线6个行政村,而剩下的茭阳、庙边、杨梅溪等8个行政村离公交路线3公里以来没有开通公交车,造成群众出行难。有些偏远村落的学生上学都乘坐无牌、无证的黑的、摩的,安全隐患极大。
5月初,市交通局深入叠石乡、村调研未开通农村公交车线路群众出行难问题。与乡领导、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并收集群众、代表、委员、乡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已将意见建议带回。该乡呼吁: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农村客运亏损补助机制,给予冷线亏损补助。同时减免农村客运相关税费。实行片区化许可经营,承包经营者可灵活调度,适应农村群众出行需要。
新闻背景:我市大力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全市251个行政村已通客车行政村达245个,通村率达97.61%。但偏远山区行政村常住人员稀少,无客源,这些冷线经营亏本,开得通,留不住。二是现有农村客运班线走向不适应实际需求,经营者采取临时调度的办法开通临时班线。所以无法做到客运班车定班定线企业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