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
福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福鼎财政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3.33亿元,比2010年增长104.2%,年均增长26.9%;地方级财政收入17.20亿元,比2010年增长122.1%,年均增长30.5%。2010年至2013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8.5%提高到9.4%。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也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三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分别突破2万元和8千元,2012年达到22882元和9318元,2013年达到25181元和10547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45.5%和53.4%,年均增长13.3%和15.3%。2012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77.22亿元,比2010年底的51.61亿元增加25.61亿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10年的9749元增加到2012年的14461元,年平均增加2356元。
福鼎始终围绕民生福祉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重点抓好就学、就医、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和社区服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2012年全市医院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1504张和1729人,比2010年增加337张和92人;2012年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参保人数分别为31.46万人、16.36万人和46.06万人,比2010年增加2.66万人、4.07万人和2.56万人。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推进福海老年公寓、名京老年公寓、市社会福利中心、农村“五保互助幸福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
福鼎2013年成功承办了全国马拉松游泳冠军赛暨全运会预选赛。还拍摄了首部以白茶文化为题材的电影《茶神》,影片展现了韵味独特的太姥茶乡风情和底蕴深厚的福鼎白茶文化,并于2013年12月2日在北京举行首映。江滨休闲广场、宣传文化墙、民间“微演艺”等文化惠民工程也进一步繁荣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