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阳畲族乡龙头湾村通班车啦!”
“客运班车通到村里,村里人来往集镇、市区方便多了。”沿着一条4.5米宽的乡村水泥硬化道路,缓步走进佳阳畲族乡龙头湾村,村支部书记周文砚激动地对我们说。近两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农村公共交通这个民生问题,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村村通班车”工程,持续开展跟踪视察调研督促落实,实施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7.61%,大大缓解了农村出行难的问题。
聚焦:农村公交
早在2012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对于本年度的监督重点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向全市230名市人大代表发出征求意见函。在收回的几十份征求意见函中,很多基层代表提到农村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有代表甚至在征求意见函中写到:“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几乎是老、妇、幼,不通班车,外出买些生产生活物品都不方便,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一些偏远乡村,因为不通班车,与外界接触少,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代表的呼声,就是监督工作的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主任会议,专题研究,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表决,将农村公共交通问题作为2012年常委会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议题,并在市第16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兴华说:“人大开展工作的基点在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人大工作才更有‘效’,人大才更有‘为’。”
把脉:专题询问
民有所呼,人大必有所应。议题一确定,市人大常委会立即开始行动。
由常委会领导牵头、常委会委员参与的五个专题询问工作调研组,于2012年9月至10月,深入全市17个乡镇(街道、龙安管委会),与代表、群众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将收集到的情况进行汇总。
据了解,截至2012年9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96公里,农村客运班线共有101条、投放客运车辆302辆;全市现有251个行政村,已通班车164个,未通班车87个。主要存在道路总体等级标准偏低、道路安保工程不完善、农村客运市场萎缩等问题。
随即,调研组召开多场会议讨论研究,将如何解决地处偏远、线路长客源少的行政村通客车;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道路养护不够到位如何改进等九个问题作为询问的重点,为做好专题询问这篇文章准备充分素材、思路。
10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正式拉开序幕。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重点针对叠石、磻溪等几个山区乡镇通车问题与市交通局、财政局等10多家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询问,要求应询单位对如何推进解决这些乡镇通车问题进行当场表态。
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出台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目标、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目标。
分管农村公共交通的李成双副市长在专题询问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大开展的这次农村公共交通专题询问,我觉得不仅仅是问题的询问,更是给予我们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指点迷津,不仅是人大这个角度的监督,感受到更多地是对我们政府的帮助与支持。通过监督,使我们政府更加有效作为,更好的解决农村客运问题、县乡村道路安保等问题。”
问诊:持续跟踪
“人大的监督必须是长期的、有效的监督,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当前所取得的监督成效,而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头看’,让监督工作更有成效。”针对如何更好提高监督成效,陈兴华主任这样说。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持续跟踪监督农村公共交通问题列入常委会工作计划,并组织五个视察调研组,于3月、9月奔赴有关乡镇开展农村公共交通专题询问跟踪视察调研活动,进一步了解市政府落实2012年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公共交通专题询问工作中提出的关于农村公路规划建设、道路管护、交通营运及政策扶持措施等情况。
陈兴华主任带领机关有关委室相关人员深入佳阳畲族乡,现场办公,和交通运管部门领导及有关车队负责人就龙头湾村通车问题进行积极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前岐镇长顺车队从前岐开往枫树岭班车线路进行延伸至龙头湾村,解决了佳阳畲族乡龙头湾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9月29日,佳阳畲族乡龙头湾村正式通客车,至此,佳阳畲族乡1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各个视察调研组针对各自视察调研的乡镇形成视察调研报告,重点提出农村公共交通目前还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持续问诊农村公共交通。
10月16日,市第16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福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12年人大常委会农村公共交通工作审议意见情况报告》,促进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落实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公共交通专题询问工作的成效,推进农村公共交通这一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成效: 逼近目标
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积极作为,认真落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出台《福鼎市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公交道路安保工程,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班线,增加农村营运车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管理,有效开展农村公共交通整治工作,使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出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据统计,至2012年8月16日,该市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010.8公里,总投资4792万元,通客车行政村164个行政村,行政村通班车率65.34%,而到了2013年9月,全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30条,投放客车354辆,通客车行政村增加到227个行政村,行政村通班车率上升至90.44%,加上18个行政村实行预约客车方式,共有245个行政村实现通客车,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7.61%,仅剩6个行政村未通客车。除集镇、公交以及客运站外,全市应安装农村通车告示牌209个,已制作并安装通车告示牌183个,还有26个正在制作中。市本级第一期补助44辆200.25万元、宁德市第一批补助14辆14万元、福建省第一批补助65辆225.64万元共计439.89万元也已发放到经营者手上。
如今,走在福鼎这些乡村道路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客车疾驰而过。“有了车,我们生产生活更方便了,再也不愁没车坐了。人大常委会开展这项工作,是为基层群众干了一件大好事!”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王月容这样感叹。
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将一如继往,加大持续跟踪监督力度,继续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下一阶段重点促进6个未通客车行政村通车问题的有效解决,实现全市村村通客车的目标。 □ 张秋霞 夏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