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洋村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记住“要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村民生活指数”这个主题,着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困难救助体系。近年来,柏洋村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兴建930平方米的孤寡老人安置点和1800平方米的老人和谐公寓,对全村26户41位低保对象及孤寡老人进行集中安置,并为每户配置家具厨具及日常生活用品。每年村集体拨专款为老人协会修缮和添置设备,另外每年追加5000元作为老人协会开展活动经费。由村集体出资,承担了所有村民的“新农合”和16—59岁以上村民的“新农保”费用,为8户46人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给两女结扎户一次性补助500元,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设立柏洋村党员帮扶基金会,帮助生产生活困难群众,为60岁以上党员每月发放200元的生活补贴和党龄为15年以上每月50元的补助,共帮助72户特困群众甩掉贫困帽子,解决2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资金问题等。
推动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打造特色品牌
柏洋村是畲族聚居村,畲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0%以上(全村总人口2600人,其中畲族人口790人)。几年来,柏洋党委采取一揽子扶持措施,把生活在山旮旯里的大部分畲族群众搬迁到中心村的永和新村。住在农家别墅里、在现代企业里上班、开商店做生意、出门就是宽敞平坦的水泥公路、悠着时就到公园里走走……柏洋的畲族群众和汉族乡亲们过上了同样的幸福生活。
柏洋村牢固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为永和新村取名时,村民们最初以中心村所在地的村名“永加岗”为新村名称,最终决定改名为“永和新村”,以寓意畲汉两族同胞永远和睦,共建美好家园。并在新村里畲族居民聚居的楼群后方规划建设占地20多亩的永和农民休闲公园,作为畲汉两族同胞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成为畲族群众开展民俗活动、展示风情独特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优良平台。还投入20多万元实施田头等畲族聚居自然村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实现所有畲族自然村通水泥路,通电保证了畲族群众在新村居住,可以在原居住地从事农业生产。
柏洋村的畲汉两族群众早已亲如一家。无论是谁家遇到婚丧嫁娶之事,甚至于一般的、平时的聚会,也是人人参加,不分你我。生活生产中的互帮互助,互亲互爱,已成为两族群众的一种自觉行为,也成为文明村风里的一道特色风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