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中心 (效果图)
热电联产(效果图)
固废处理中心 施工现场
热电联产 施工现场
11月5日,位于龙安工业园区内的博艺合成革企业的厂房内机器轰鸣,首条无溶剂生产线正式投入试生产。“顺利投产后可实现1000多万米的无溶剂合成革产品,广泛运用到高端鞋服、沙发等终端产品中。”博艺公司副总经理韩喜斌告诉记者,无溶剂生产工艺是今后福鼎合成革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并在部分企业中已成为现实。
尽管小雨不断,地面泥泞,位于龙安开发区的金竹湾工业片区的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该片区填方工程已全面完成,地面上,工程车辆来来往往,用于合成革企业生产的厂房主体钢架结构已浮出水面。金竹湾工业片区的建设正加快建设进度,全力服务在建工业项目。
“预计今年工业产值可超过230亿元。”龙安开发区组织委员陈国珍说道。今年以来,在全国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继续蔓延的情况下,占有福鼎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龙安开发区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管在经济投资、项目落地、企业转型发展方面,均取得了良性发展。如今,龙安经济,特别是合成革产业在逆势而上,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工业支柱再发力
“去年公司实现产值2亿多元,今年预计还会略有增长。”韩喜斌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积极引进ERP管理平台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完成生产过程数据自动采集,企业运行环节信息化管理,在全市合成革领域中率先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新材料、新工艺上的运用也越加成熟,实现了30%的合成革产品打入欧美市场。
“目前公司40、50%的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度、巴西等国。”万丰合成革董事长陈时尧说。该公司拥有3条PU干法、3条湿法生产线,专业开发生产可供出口的中高端产品,其产品达到欧盟标准。和博艺公司一样,万丰合成革也成为最早走出国门的企业之一,2014年,该公司实现国内外销售额4亿多元。
如今,龙安越来越多的合成革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走出了国门。近年来,龙安先后引进各类项目50个,现已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35家,其中合成革及上下游企业33家,合成革生产线114条,年生产各类PU、半PU、PVC等产品2.5亿米,后段植绒1000多万米。据统计,今年1-9月,龙安开发区完成工业产值193.8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年计划数的69.58%.在热电固废等投资量大的项目尚未纳入固定投资统计的情况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6亿元,占年计划26.5亿元的46%,外贸出口等其他指标总体完成良好。
项目落地促转型
热电联产项目是今年龙安开发区重点在建项目之一。走进龙安热电联产施工现场,打桩机、挖掘机、渣土车,在工作人员的运作下,忙碌着。一整片土地上即将矗立起一座座工厂。
“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龙安工业园区上的许多烟囱将会消失,园区的空气将会更加干净、清新。”福能龙安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星光告诉记者,目前热电联产项目桩基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本月中旬可实施主体工程建设,明年年底有望投产。投产后,仅污染物排放一项可降低至10%,大大改善了龙安工业区废气的排放,有利于合成革行业转型升级并迅速提升合成革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
同样,龙安群众一直期待的固废处理中心也进入了实质性施工状态。中节能科辉(宁德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梁永胜介绍,该项目本月底前即可完成主楼主体动工, 12月份完成整个项目90%工作任务(含设备安装),力争春节前竣工,2016年2月15日前试运行。投产后,即可直接就地处理龙安开发区合成革企业产生的以DMF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并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为龙安合成革绿色发展赢得坚实后盾。
同样,目前进入施工状态的还有店下-龙安综合污水处理厂等10多个重大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龙安开发区几个极具环保型、公益型的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将为龙安工业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注入了一股加速剂。
今年以来,龙安项目园区续建、新建工业项目10个,其中前龙、力展、博尔达、乔安等四家企业先后试投产,力展、博尔达纳入正在申请纳入规上统计。飞云、金凤、实得利等企业已先后动工,全面进入厂房主体工程桩基施工,力争明年上半年投产。万华、新万华已完成土方工程,11月中旬进场施工,预计年内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其中新一批的合成革生产项目的落地,特别是合成革后段处理项目为福鼎合成革转型升级带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