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诗雄 叶维庭 李志成

“已经扦插3天了,还有一大半。”近日,贯岭镇茗洋村村民李圣棉夫妇俩带着孙子在地里扦插黄栀子苗。李圣棉说,今年他家地少,但也扦插了2亩多的黄栀子苗。
三年前,李圣棉一直在山西等地打工,从事高危险的挖煤矿,年底回家的时候,发现村里很多村民忙着发展黄栀子,于是便留了下来。“明年11月就可以收成了,一棵苗能卖2块多,一亩地可以赚5、6万,值!”李圣棉说道。
“现在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都赶回来种植黄栀子。”李圣棉说道,由于村里土地有限,还有一些村民跑到外地发展黄栀子,他的小舅子就是到霞浦种植黄栀子的。
“这几年,黄栀子的价格一直走俏。去年,鲜果一斤可以卖到5块多。”茗洋村书记翁长弟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大部分村民开荒山、翻田地种植黄栀子,门前屋后、田间山野都是黄栀子树。
“仅去年年底到现在,茗洋村黄栀子种植面积(包括育苗)从1000多亩,扩大到3500多亩,”翁长弟说,如今茗洋村成了贯岭镇种植黄栀子最大的一个村。
然而,10年前,黄栀子在村里只不过是长在山上的野树,村民们从未想过,如今这种可以长出一颗颗黄橙橙的果子,却能飞出一只“金凤凰”。
我市地处沿海地带,红壤土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能够长出出具有独特品质的果实。经有关方面检测,我市黄栀子不管在色素含量上还是在药性上,都大大优于江西、广西等地的黄栀子。
因此,发展黄栀子产业,理应是我市发展特色农业,走农村致富的一条优选之路。
为了打开市场,贯岭镇茗洋村、分关村等几个黄栀子种植大村,率先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寻找市场出路,以各种形式对外发布市场信息,不断吸引温州、江西、安徽等地的收购商。同时,合作社通过技术引导,加快黄栀子技术推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群众种植黄栀子安上“双保险”。
依靠外地市场,难以把握行情,终究会被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自产自销,那将使黄栀子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而引进加工企业将是重要的渠道,为此,贯岭镇率先引进了福鼎康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加快黄栀子深加工进程。
当前,我市已然成为全国黄栀子主产区之一,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占有市场很大份额。全市种植黄栀子面积达2.1万亩,仅贯岭镇达1.3万亩,年产鲜果6000吨,产值5400万元,药材综合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今年,贯岭正准备继续引进福建省前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欣诺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深加工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此外,在福建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如今福鼎黄栀子已被列入农业部2013年度“948”科技扶持的中药材基地,当地将加快办理黄栀子GAP医药行业认证,争取将福鼎黄栀子列入工信部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项目。

刚刚,全国第七个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我市举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贯岭站)之第八届美
登高望远 相伴相行
焦点访谈:为了大地春常在 杀出一条血路
海口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文明创建
山前:整治环境 树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润泽百姓生活
开展“断卡”行动 打击新型网络诈骗
我市组织收看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
9000万元!“全闽乐购·畅享宁德”全闽乐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
秋空明月悬 童趣满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