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饲养的珍珠鸡以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而受到客户们的青睐。
陈光设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搏,福鼎市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开始突显。每逢双休日还会有龙安、店下等周边居民携妻带女造访合作社基地体验生活,或是游园参观。
11月16日,又是一个星期六,天气也不错。位于沙埕镇台峰村的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党洋农业生态园里欢声笑语,男女老少采桔忙。一位来此“游玩”的龙安居民告诉记者,今天好天气,又恰逢星期六,所以带孩子出来体验一下采摘桔子的生活。“现在的人过腻了城市生活,空闲时间都有一种到农村体验生活的欲望。所以我们DIY采桔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附近居民的响应。”陈光设说。
吸引城里的居民到果园体验生活,这仅是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其中一个增收渠道和发展策略。与此同时,该合作社还拥有四季柚120亩、蜜柚150亩、柑橘60亩、珍禽5000羽、水牛120头等,奠定了合作社发展基础。“合作社虽然成立不久,但经济效益还不错。当然合作社尚属草创期,即使赚到钱也要投入到合作社发展中去。”陈光设说。
陈光设作为福鼎市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在2012年4月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对合作社基地——党洋农业生态园,完成了一份颇为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阶段即初期(2012—2017年),在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园区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扩大果园面积及果树品种,并合理规划果园与珍禽立体养殖体系。……”这份“可研报告”还指出,生态农业发展按照三位一体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分为初、中、远期三个阶段,耗时15年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根据这份报告,15年后,福鼎市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将是一个集自产、加工、科研、销售一体化,拥有20000亩的农业生态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距离这个目标,尽管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陈光设信心满满。坚持这种信念的还有吴敬钟、林喜旺、王宝员等3人,他们是同学兼朋友。各自有自己的主业,因为对农业的热爱而走在一起。
俗话说,无商不富。老一辈农民们认为,只有经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当陈光设们把投资农业的想法告诉各自的父母时,其家人们表示不能理解。特别是陈光设的家人表示强烈反对。理由是陈光设在城里的一家企业上班,年薪超过10万元,可以过个安稳的日子。但陈光设们觉得青春就应该在创业场上挥洒。这个念头从2007年大学毕业伊始就不断发酵。“当时我们找遍了福鼎许多地方,但由于资金、经历、人脉等因素,事业暂且搁浅。直到去年,几个人又把创业的事情摆上议事日程,经过一番思量,最终在沙埕镇台峰村党洋创办了福鼎市沙埕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包台峰村一片果园进行改良、复垦,开始走上创业路,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合作社渐渐有点起色,这时父母们才认为,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深思熟虑和历练,他们成熟了,心里也默认了他们的作法。
如今一切都按照即定的轨道发展,分步实施。□曾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