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人文
投稿

“风雅太姥”之三 | 郑樵: 授学潋村题蒙井

2016-11-23 14:16:21 来源:福鼎新闻网 作者:白荣敏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1.jpg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清乾隆《福鼎县志·卷八·艺文》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静涵寒碧色,泻自翠微巅。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这是宋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藏书家郑樵的《蒙井》诗。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号夹漈,学者们称之为“夹漈先生”,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出身书香世家,天资聪颖,长大后更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其父郑国器在苏州去世,16岁的郑樵护丧回莆田。此后,“寒月一窗,残灯一席”,在家乡的夹漈山筑室励志自学。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宋室南渡。郑樵和他的从兄郑厚联合向朝廷当权者上书,要求抗金报国,但是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于是更把自己深厚的民族情思寄托在学术事业中。郑樵兴趣广泛,在史学、校雠学、目录学、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一生著述宏富,共80余种,千余卷之巨,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仅《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及一些零散遗文。值得一提的是,郑樵在夹漈山读书的时候就立下修史的志愿,推崇司马迁的《史记》,认为要用“会通”精神修史,不能割断古今的历史联系,要会天下之书,尽可能多的收集文献来写史,所以他苦心孤诣所修的通史著作《通志》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宋郑樵生左(左丘明)、司(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竟天之一彗星焉。”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关于蒙井,谢肇淛《太姥山志》记曰:“在蓝溪寺前,泉极甘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载:“在蓝溪前三桥下,石壁坚融,中有一穴,形如斧凿,泉极甘冽。”现蒙井井口石构建存于灵峰寺内的石刻博物馆内,风化较为严重。诗中,郑樵正面描述了蒙井水的清冽,表达了对来自翠微之巅的井水的喜爱,除此,我们还能在清冽的井水中看出作者的影子,郑樵以井水自比,自觉其困顿环境中的学问追求和人格修养均可无愧,而且自当精进不止,虽无意功名,但真要比试,自信“不让”那些临安城里的学子们;只是,他志不在此,在于更宽阔辽远的所在。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2.jpg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游寿书郑樵《蒙井》诗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蒙井》一诗见载于明谢肇淛《太姥山志》、清嘉庆版《福鼎县志·艺文》等,而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除了《蒙井》,还收有一首郑樵的七言绝句《蓝溪》: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蓝溪源出太姥山顶,到达山脚被唤作潋水。谢肇淛《太姥山志》记曰:“蓝溪,在太姥山下,源出山顶,每岁八月中,水变蓝色。相传太姥染衣,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潋水之畔有一潋村。潋村位于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三面环山,面向东海。这个古老的村子后来因为明代抗倭古堡而受人关注,但它文化发展的顶峰当上推至宋代。早在北宋徽宗朝崇宁五年(1106),潋村杨家的杨惇礼就高中进士。修于清光绪年间的《福鼎县乡土志》说:“若王孙赵(宋宗室),潋城杨(宋科名极盛)为世代望族。”整整北宋一朝,福鼎进士只有三位,杨惇礼为其中之一。万历《福宁州志》还记载他“与兄定国俱中三舍”。宋代元丰之后,太学分上舍、内舍、外舍,故曰“三舍”,而太学乃宋代的最高学府,可见此时杨家的读书人非只杨惇礼一人。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杨惇礼喜欢读书,却不爱当官,在连任陕、彭、泉、宿四州教授之后,到朝中转任太学博士,时以贪渎闻名的权相蔡京结党专权,他便申请退休,以后多次谢绝朝廷的重用,还没到六十岁就安居老家,所以当时的官场称杨惇礼有三奇:“有田不买,有官不做,有子不荫。”杨惇礼认为,不一定要当官,不需要很多田,却必须要有很多书。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就是因为有了很多书,使杨家能与郑樵结缘!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定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志》。为了得到著《通志》所需的学问,郑樵再一次背起包袱,独自一人前往东南各地求借书读。于是,这位而立之年的青年学者,来到了长溪,并滞留于长溪授学。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明代嘉靖、万历两部《福宁州志》,以及清乾隆《福宁府志》均记载: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郑樵)授学长溪,提举杨兴宗从之游。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此处只说授学长溪,卓剑舟先生编于民国期间的《太姥山全志·名胜》说得明确:“夹漈先生尝授学潋村,提举杨兴宗从之游。”民国《福鼎县志》卷七《名胜志》亦载:“灵峰寺,在潋村……宋编修莆田郑樵曾授徒于此。”灵峰寺就在潋村,可见,郑樵授学的具体地点就是潋村。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而关于杨家藏书之富,清曹庭栋《宋百家诗钞》录有宋人陈鉴之《东斋小集》,其中有一首《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开头两句就是:“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此楼就是杨家先世藏书和读书之所。为了读尽杨家藏书,当年贫寒的郑樵答应杨惇礼,以为其孙杨兴宗授学为条件,寄居杨家。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与其祖父杨惇礼相比之下,杨兴宗在官场要活跃一些,不仅被载入明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名臣》,《福宁州志》和《府志》亦有其传记,传记均有“少师事郑夹漈”的记载。关于这点,还见之于多种史料,《郑樵文集》(吴怀祺校勘编补,书目文献出版社)附《郑樵年谱稿》,有“郑樵弟子杨兴宗登进士”的记载,并引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二: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杨公兴宗……少师郑夹漈……登绍兴三十年进士。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而郑樵故乡所修之《兴化县志》则有更详尽的记载: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先生尝教授福温之间,从游者号之夹漈弟子,而吏部杨兴宗为高第。至今后学思而仰之。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3.jpg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保存于灵峰寺内的蒙井构件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郑樵年谱稿》以为,郑樵流寓长溪时间,是绍兴十九年(1149年)。11年后,青年才俊杨兴宗成为杨家的第二位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初任迪功郎,再调铅山簿。这位有为青年敢于议论朝政,孝宗刚刚登极,他就对朝廷提出“任人太骤,弃亦骤;图事太速,变亦速”的批评。时南宋只余半壁江山,且北边金兵气焰正炽,他向朝廷提“以守为攻之策”,当时宰相汤思退主张与北边议和,托御史尹穑传话,如果见皇帝时不另提主张,“当处以美职”,杨兴宗“谢却之”。他反对和议,惹得汤思退大怒,而“孝宗嘉其志”,所以得以一路升迁,任校书郎,与当年的另一位老师林光朝同行校文省殿,提拔了郑侨(郑樵从子)、蔡幼学、陈傅良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朝廷栋梁,所以“时称得人”。因为政见不合,杨兴宗最后得罪当权派,被外放地方官,先后任职于处州、温州、严州,卒于湖广提举,“甚有政声”(见万历《福宁州志》)。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郑樵授学潋村,聪明的杨淳礼老先生绝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肯定让尽可能多的杨家子弟都去听夹漈先生的课,所以,从学者绝非杨兴宗一人。民国《福鼎县志》卷二十一《艺文志》记载有名有姓的还有一人: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拙斋文集》,宋杨武撰。武字有文,潋水人,淳熙年进士,授善化邑令。尝游郑夹漈门,与其兄杨楫皆以儒学著名。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此处潋水就是潋村,即今之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也。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白荣敏)CDX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文章来源:福鼎新闻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福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福鼎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技术服务:0593-7998976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福鼎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