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多情人里艰辛泪。”读《文化苦旅》,如见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时而静静沉思,时而喃喃自语,开始了一种穿透千年,探索中国历史灵魂之旅。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到两千多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江南出生的余秋雨,倾诉着他对文化的依恋。他怆然发问——现代的中国社会中,从那些紧闭的老房子里“应该走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告诉我们,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而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爱惜精神更是弥足珍贵。
从一开始的《道士塔》《莫高窟》到《废墟》等等,无一例外都是控诉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破坏了精神文明原有的物质基础。余秋雨写到:“没有废墟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诚哉斯言,当我们叹息于英法联军焚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叹息于那毁于侵略者兵火的传世巨著《永乐大典》,我们又怎能想到中国人自己的毁坏更广泛,更持久呢?香格里拉古城遭受火灾2/3被毁,广东先秦古墓被毁……这些只是物质上的废墟,在精神上的摧残同样惨烈。当日韩文化乘虚而入,当过洋节火热时尚,谁何曾想过这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物质上的废墟可以重建,然而精神上变成废墟再也无法弥补!
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地沦陷和丧失。我们也许惊讶于成龙将徽派古建筑捐于新加坡而不是国人,然而这背后的原因不正是国人缺少的那份保护之心?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逝造成今日中国的民风日下,道德失落。这将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史上留下最大的一次难以弥补的灾难,谁为此买单?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
文化形势如此严峻,如何才能修复精神上的废墟,在黄土高原中扎得更深?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文化才是我们的绿洲。我们不仅要保护优秀文化遗产,还要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余先生的文化苦旅早已结束,而我们的文化苦旅却刚刚开始。
(作者为福鼎一中高三(2)班学生)

刚刚,全国第七个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我市举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贯岭站)之第八届美
登高望远 相伴相行
焦点访谈:为了大地春常在 杀出一条血路
海口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文明创建
山前:整治环境 树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润泽百姓生活
开展“断卡”行动 打击新型网络诈骗
我市组织收看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
9000万元!“全闽乐购·畅享宁德”全闽乐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
秋空明月悬 童趣满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