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法制 > 法制论坛
投稿

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之辨

2012-07-16 09:04:54 来源: 瞭望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依照法律保护好文物的真实性?如何用公开透明的机制保障决策的科学和民主?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文/姚远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近日,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中,东南大学规划方案胜出。当地文化部门称《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2)》方案将不搞假古董,但也表示方案考虑午门加顶、复建东北角楼。明故宫遗址如何保护,引起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近年来,南京提出“坚持以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在“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的理念引领下,着力推进明城墙、大遗址、民国建筑保护,促进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2010年以来,南京先后出台《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法规的高度,突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那么,南京明故宫遗址规划,如何执行上述法规、规划的正确要求呢?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留下沧桑遗址的残缺之美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明代初年的南京宫殿曾极尽辉煌,是北京宫殿营造的范本。《明实录》载永乐十八年(1420年)“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明代迁都北京后,明故宫即逐渐残破,至南明福王时,明故宫殿宇已大半坍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玄烨南巡至江宁,见到残败的明故宫遗址大为感慨,作《过金陵论》一文:“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一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清咸丰同治以来的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国力衰落,多少千年文物毁于战火。特别是在1860年前后,在北京,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等三山五园;在南京,明故宫、明孝陵、报恩寺塔等大量古迹毁于太平天国内战。明故宫的遗址,同圆明园遗址一样,是19世纪中叶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见证,起着警醒国人的作用。如此看来,明故宫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早已定格为沧桑之感与兴亡之叹。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固然明故宫遗址是残缺的,但正如断臂的维纳斯,残缺本身也是一种美。保护好残缺遗址的历史真实性,人们可以抚摸规模巨大的台基柱础,仰望高大的午门、西安门、东华门,由这些真实的遗存想象出昔日明故宫的壮丽,生发出“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般博大而悠远的思古幽情。反之,如果以诸如“防渗”之类名目进行复建,搞所谓“加顶保护”之类的“穿衣戴帽”,在遗址上打造“21世纪版”新建筑,消灭的是历史的沧桑之感、艺术的残缺之美,剥夺的是后人在遗址之上与前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的权利。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因此,我们谈遗址保护,首先需要在理念上弄清楚:要保护的是历史上作为皇家宫殿的明故宫,还是现在的文物遗址?明故宫遗址本身就承载着真实的历史信息,明故宫被毁的历史是无法篡改的,昔日辉煌也是不可能重现的。遗址公园的核心功能是遗址保护,历史真实性就应作为保护的第一要务。为此,应当分清楚“遗址保护”与“建筑复建”之间的不同性质,不能借保护遗址之名行“复建造假”之实。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被毁文物须依法实施遗址保护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从法律上看,明故宫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遗址,它已是在历史上被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需报国务院批准。显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原址重建的“特殊需要”并无关系,没有必要改变文物原状。正如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考古遗址公园不是建筑师竞技的舞台,这里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遗址。”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复建午门城楼是几位建筑学家多年的愿望。在《关于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的意见》一文中,有观点呼吁“恢复午门两翼及城楼。目前午门城台上的柱础大部分都保留着,两翼已被拆去(估计毁于20世纪初)。可根据北京午门修复。”《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一文建议“像宫城之起点午门,因为重要而且有历史照片,现在又城台大部存旧,所以建议复原”。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建筑学家对明故宫的研究,当然值得我们尊重。但学术上的观点和改变遗址原状的决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历史并没有给所谓“复建”留下确凿的历史依据。南京明故宫的木构建筑早在现代建筑学建立之前就已被焚毁,没有留下任何测绘和照片资料。即使根据北京故宫来“复建”南京故宫,也只能是一种想象和推测,而非原貌本身。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防渗”也并非所谓“午门加顶”的充分理由。对午门城台的防渗可以有各种技术措施,但类似恢复城楼之类的“加顶”,则对文物原状改变甚大。2006年南京市文物局刚刚对午门进行过防渗维修,以确保排险成功。2000年国家文物局通过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凡是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文物古迹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历史真实性,不允许为了追求完整、华丽而改变文物原状”。值得讨论的是,如果午门结构安全,“加顶”的理由还存在吗?如果存在重大危险,“加顶”会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更为负面的影响呢?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雅典、罗马等许多世界名城,已经有了保护遗址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国际经验。从技术上展示遗址,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困难可言。问题的焦点是能否遵从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和“最小干预”的国内外通行准则。著名的《威尼斯宪章》指出:“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在遗址上重建已经失去的建筑,并无益于人们对历史的真实认知,也和中国文物保护的法律要求相冲突。各地已经有过不少令人遗憾的教训。为此,2005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实施保护工程必须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要对文物“复建”进行严格限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切实用到对重要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保护项目上。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在各地考古遗址公园纷纷上马的浪潮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故宫遗址何去何从,具有突出的示范效应。若南京故宫将恢复午门城楼、角楼,那么其他的南京古城门,以及中国各地的宫殿和城墙遗迹,是否都可以拿诸如“防渗”、“加顶”之类的理由,进行所谓的“复建”?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让文保决策在阳光下运行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面对各界人士对明故宫遗址命运的关注,南京市文化部门负责人对公众参与作出积极评价,表示“网友们提出的很多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研究,并在以后保护规划中得到体现”,体现出倾听民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姿态。要确保明故宫等遗址得以科学保护,决策程序的公开透明至关重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第一,设计招标的公开透明。去年10月,有媒体报道南京计划国际招投标,打造明故宫遗址公园,但此后是否在政府网站等渠道公开发布了招标公告?而这次邀请三家设计公司中,有两家是美国、澳大利亚的公司。根据中国文保法律,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单位必须取得《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这两家外国公司的资质情况是否可以公开?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第二,专家论证的公开透明。专家论证应当遵循文保行业规范要求的回避制度,即“参加评审的专家不应同时也是项目的参加者,并且与评审事务无利害关系”。行政机关组织的专家论证会作为一种行政行为,专家意见是否可以实名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第三,方案公示的公开透明。目前,明故宫遗址规划方案,已经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进入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批程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相关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依据《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护规划“应当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明故宫遗址规划方案是否应依法立即举行公示?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第四,民意表达的公开透明。明故宫遗址保护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为确保公众参与和决策形成良性互动,可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要求,举行规划听证会,通过听证确保公众代表同有关方面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南京有关部门投入一笔巨额专项资金用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体现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在各地纷纷建设遗址公园的热忱中,为把这件好事办好,笔者有两方面的建议:一是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理念上,应当是在加强遗址保护和展示的前提下,将真实的遗址融入城市空间体系,让全体市民都能近距离地了解遗址、欣赏遗址,实现遗址的社会价值;二是要让遗址公园真正造福于民,很有必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各种形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8Ch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文章来源: 瞭望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福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福鼎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技术服务:0593-7998976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福鼎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