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以来,截止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超过35万辆,从政府到企业,对新能源汽 车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2014年,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大量扶持政策,被业界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政策也需随之变 化。
一、汽车行业准入政策面临改革
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属于典型的事前监管。美欧等汽车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事后监管机制,也就是行业的进入大门是开放的,但是进入之后,要接受严格的 管制。政府对企业可以长时间不监管,但是因为有监管法规,企业必须确保自律才能生存下去。大众“柴油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违反了监管法规,企 业将会面临严重的惩罚。在我国的制造业当中,汽车作为少数仍然保留着严格准入的领域,行业准入政策的变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网络配图
1.准入突破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事前监管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选择。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随着制度完善和技术进步,建立事中事后监管的条件已经成熟,传统的 准入门槛管理制度也不适合时代的进步,反而会遏制创新。汽车行业准入的变革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监管就成为了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2.准入突破的切入点在新能源汽车
马上开放汽车行业准入,以新能源汽车作为突破口就是最有条件实现的。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增量部分,它的准入开放对原有格局冲击不大,易 于被产业所接受。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还不到1个百分点,政府无法掌握足够的车辆数据和运行数据,导致其无力监管。而随着市场成熟度的加 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有率逐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大数据积累到一定量,政府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有效监管,准入放开的条件就具备了。
3.汽车行业进入与退出应是常态
当汽车行业的准入开放成为一个常态时,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就比较顺畅和容易。当前汽车行业准入呼声最高的是跨界企业,如与IT技术相关的企业。这 种企业将他们的创新基因与技术结合之后,将使汽车产业产生巨大的变革。当汽车产业引入新的进入者之后,将会大大加快汽车产业的IT化,类似摩尔定律描述的 那样,也许一年半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一些企业进入、一些企业退出,结构调整明显会加快,汽车企业有生有死将成为常态。

刚刚,全国第七个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我市举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贯岭站)之第八届美
登高望远 相伴相行
焦点访谈:为了大地春常在 杀出一条血路
海口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文明创建
山前:整治环境 树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润泽百姓生活
开展“断卡”行动 打击新型网络诈骗
我市组织收看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
9000万元!“全闽乐购·畅享宁德”全闽乐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
秋空明月悬 童趣满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