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景园小区:党建聚力营造绿色幸福家园

党员志愿者对小学生手工制作进行指导
近年来,天湖社区十分注重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联建共享,推动党建“大融合”,尤其社区实行“大党委”制,聘请5名驻区单位党员负责人为“大党委”兼职委员,与14个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契约化协议。同时,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邀请“大党委”成员单位共聚一堂、共通信息、共抓党建、共商事务、共解难题。
御景园小区的变化成为其中的一个缩影。

环保驿站正式挂牌
1月30日,走近御景园小区,地面纤尘不染,垃圾桶井然有序,各类车辆均按标识停放……阳光洒进来,打落在整洁的过道上,折射出阵阵光芒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连空气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去年下半年以来,桐城街道天湖社区将御景园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中的党员和党员志愿者组织起来,通过带头开展一系列环保公益活动,致力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幸福感,经过大半年努力,小区呈现出一片“绿色”新气象。

党员志愿者同居民讲解垃圾分类
倡环保,打造绿色标签
御景园隶属于桐城街道天湖社区,是近几年开发的比较高档的小区之一。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小区住户来自“五湖四海”,人多事杂,且素质参差不齐,所以乱停车辆、乱扔垃圾的现象较严重,居民在小区绿化带拉起绳子晒衣服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大大影响了小区的文明形象。
有事党员冲在前。天湖社区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有党员24名,在职党员112名,驻区单位7个。“这是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小区管理好,还御景园一个宜居、洁净的温馨家园。”天湖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秀惠说。
党员志愿者进小区发放倡议书,同居民详细讲解垃圾分类操作过程……在传扬“绿色意识”方面党员志愿者一马当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带头引领作用:清理小区死角垃圾、清除小区牛皮癣、引导小区车辆停放……
为了将环保落到实处,让“御景园”贴上绿色标签,天湖社区采取新、老办法双管齐下,在发放倡议书、指导垃圾分类的同时还在周末召开环保讲座,普及环保知识,向居民展示垃圾做成的衣服、毯子等变废为宝的过程,大大强化了居民对环境保护的了解。通过长期宣传,居民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提高了,讲文明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与此同时,天湖社区还在御景园小区内设立环保驿站,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进而变废为宝。提倡垃圾分类,让慈济志工将可回收垃圾变卖,所得款项均投入于困难群体,无意中又为环保行为增添了别样的美。“社区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将业主委员会、物业、居民党员和党员志愿者串连起来,共同打造和美‘御景园’小区,毕竟美好的生活需要美好的环境。”陈秀惠说。

上街宣传
送温暖,营造幸福小区
幸福小区的营造,“娃娃”是源头。
日前,天湖社区联合落户御景园小区的老约翰绘本馆的老师在御景园小区开展“亲子团”活动,倡导环保理念。“从前有个不爱剪头发的小朋友,留了很长很长的头发……”老约翰绘本馆的老师绘声绘色地叙述着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许多途经此地的孩童和家长。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用稚嫩的嗓音说:“妈妈,那边有老师讲故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开始了手工制作,孩子和家长们全情投入,开心交流地互动,齐心协力地完成制作。有的孩子戴上自己的作品,有的孩子为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戴上自己的作品,一片其乐融融。
像这样的活动在天湖社区并不罕见。去年11月10日,天湖社区联合检察院、计划生育、计生协会、公安局指挥中心、团委在御景园小区开展“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进小区”宣传活动;11月30日,天湖社区海事处、市残联、慈济小学、慈济志工、同济医院在御景园小区开展“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宣传活动。
“从前上下班之后就关上家门,和孩子、邻居交流都很少,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我觉得特别好,不仅促进了邻里和谐,更是促进了和自己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理解。总之在这个小区生活让我觉得幸福、和谐。”居民王亚净说。
党员志愿者刘婧对志愿活动深有感触,她说:“人是需要快乐的,奉献的快乐是其他快乐所不可比拟的。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志愿活动中我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本身我也是‘御景园’的常住居民,如果能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些活动中,那对小区的环境改善和居民幸福感提升将大有益处。”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投稿邮箱:mdrbmzbj@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