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加载中...

警惕!这卡片让人损失惨重!

2024-08-07 16:05:43 宁德反诈 、海博tv

近期,收集动漫卡片潮盛行

就和“80后”“90后”

集球星卡、英雄卡一样

现在中小学生也流行“集卡”

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感兴趣的

动漫周边、游戏、明星等发布引流广告

以“免费赠送卡片”“领取游戏皮肤”等为诱饵

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从而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7月29日,霞浦初中生小陈看到一个免费赠送小马宝莉卡片的抖音视频,于是添加了免费赠卡群。群主称“免费邮寄,需提供身份信息”,小陈便报名参加了群内活动。之后有人添加小陈的QQ建立群聊,并声称“未成年不允许参加此类活动,因小陈的违规操作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并以“不解除冻结将追究法律责任”相威胁,告知小陈如不按照要求做,便要报警抓小陈的家长。小陈非常害怕,只好按照对方要求,在对方的视频指导下拿来母亲的手机操作,导致小陈母亲支付宝被消费,损失近2万元。

还有骗子诱导受害者进群后

冒充“民警”

编造“入群领卡涉嫌犯罪”的谎言

引导受害者借用父母手机

按要求查看手机内资金账户信息

学生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集卡?

如何防范不法分子

利用学生集卡心理实施诈骗?

学生群体沉迷抽卡

卡片成学生“社交密码”

部分学生觉得拆卡的过程很好玩,加上同学们都在玩,担心自己没有卡片会落伍,就渐渐地加入买卡和集卡的队伍。

市场流行卡爆火

存在抽卡赌卡炒卡现象

卡片类诈骗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对未成年人购买炒作物品的管控不力,精心设计的抽盲盒玩法,搭配网络直播营销和黄牛炒作等刺激,让不少学生沉迷卡牌无法自拔,在APP参与集卡行为,遇到送卡涉诈讯息极易被诱导。

如何防范诈骗分子

针对性的电信网络诈骗

1.警惕APP中的虚假讯息,不轻信网络上所谓的免费礼物或优惠讯息。

2.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3.警惕陌生网友,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遭遇陌生人恐吓威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4.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提高孩子的防范沟通意识,有发现被骗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求助。                 

Copyright © 2008-2017 福鼎新闻网 fdx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13420045 闽ICP备2020019344号-2
主管:中共福鼎市委宣传部 主办: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 35098202000007号